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新警报系统 争取地震防灾时间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22日电)国研院公布旗下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现地型强震警报系统”研究成果,以921为例试验证实从台中到台北可多争取7到27秒黄金防灾时间,强化实地测试后,有助全台地震防灾。

国家实验研究院今天召开“现地型强震即时警报系统之开发及应用”记者会。

国研院院长陈文华说,台湾一年有感地震1600次,若合计无感地震更多,规模在5到6级以上地震已是司空见惯;为了把灾害降到最低,国研院从2008年起,整合旗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以及中央气象局共同研发“强震即时警报系统”。

他并说,其中国震中心致力于发展“现地型强震即时警报系统”,利用地震有两种波之间到达各地的秒差,为各地区争取数秒到20多秒的防灾黄金时间。

国研院国震中心博士林沛旸说,强震警报系统有两种,目前在使用中的区域型警报系统提供接近震央50公里以上地区警报,但有相对以内范围出现警报盲区的瓶颈,而新的现地型强震即时警报系统则可提供距离震央30到50公里范围警报,且预警时间更快。

他说,以 921大地震资料作为测试发现,距震央集集43公里的台中大里可多争取到 7秒防灾时间,距震央105公里的新竹可多争取到17秒防灾时间,距震央152公里的台北可多争取到27秒。

他强调,这套系统整体可多争取数秒到20多秒的防灾时间,且可提供加值服务,包含执行警报广播;设计客制化逃生路线;让电梯停在最低层,以利疏散作业有效执行;与让高铁的行车控制系统结合,自动减速等,都可以减低强震灾情。

他说明,地震有两种波,P波秒速 6到7公里,先到达,但伤害力较低;S波秒速 3到4公里,则较慢抵达,伤害力却较大;两种波之间抵达各地的秒差可在数秒到20多秒之间,此新技术可测出此秒差,故争取到更多的防灾时间。

他强调,此技术日本已做了40年,台湾才起步,还在测试阶段,需要更多实测累积信度,目前所知,级数差在正负一级之内的准确率已达 9成以上,希望累积到100笔的实测结果,以利推广到全台使用,减低台湾强震灾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