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保权陆空大反攻 屠杀人民

【大纪元2011年03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编译)效忠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的部队6日发动近期以来最大力度的军事反击行动,反攻抗暴军,试图粉碎反抗军2个星期以来,对卡扎菲独裁政权的打击。

巷战激烈 卡扎菲疯狂屠杀

《法新社》报导,激烈的交战同时发生在利比亚的5大城市米斯拉特(Misrata)、扎维耶(Zawiyah)、拉斯拉努夫(Ras Lanuf)、宾贾瓦德(Bin Jawad)和苏尔特(Sirte),迫使反抗军撤离介于拉斯拉努夫和卡扎菲家乡的苏尔特之间的宾贾瓦德地区。

抗暴军6日清晨由拉斯拉努夫向苏尔特推进,但在距苏尔特160公里处的贾瓦德遭到猛烈炮火攻击。

据反抗军告诉《路透社》,卡扎菲的部队5日晚间趁机进入宾贾瓦德镇居民的家中,当周日反抗军向前推进时,卡扎菲的部队上午以飞机发动攻击,并由民房上头射击反抗军。

米斯拉特为抗暴军所占领城市中最靠近首都的黎波里的据地,这里也战况激烈,卡扎菲军队用坦克和大炮攻击一整天。米斯拉特位于首都的黎波里和苏尔特(卡扎菲故乡)之间,很早以前就被警告,若国际力量不介入的话,这里将发生大屠杀(carnage)。

反抗军证实了米斯拉特的激烈战况,但否认官方所称此城已被亲卡扎菲部队攻占。

一名医生告诉BBC记者情况非常糟,卡扎菲部队四度强攻米斯拉特,在街道上不问缘由的四处扫射平民,造成数百名死伤。

但是抗暴军在靠近苏尔特的宾贾瓦德遭受了失败,并退回拉斯拉努夫。当抗暴军试图攻战卡扎菲的堡垒——他的故乡苏尔特时,被顽强的亲信坚守。苏尔特为亲政府军的精神堡垒,若此城被抗暴军攻占,将动摇卡扎菲军队的军心。

政府军与抗暴军说法不一,战况如何,难以证实。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副秘书长阿莫斯(Valerie Amos)紧急呼吁,人道组织提供医疗援助。他说,受伤和重伤的人民急待救援。

美国联合国大使查森(Bill Richardson)周日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卡扎菲空袭轰炸他的人民,是时候帮助抗暴军了,应划定北非禁飞区,以防止卡扎菲利用空军杀他的人民。

周日在的黎波里已随时可听到机关枪扫射的声音,但卡扎菲媒体宣称那是庆祝的炮声。卡扎菲部队企图将推进的抗暴军逼回东部,以便在首都周围有更大的缓冲区。

在内战日趋激烈时,利比亚境内绑架外侨的恐怖活动也日渐增多,尤其是东部地区包括班加西,内战导致利比亚的经济变得更加糟糕。同时,3个荷兰特攻队试图救援滞留利比亚境内的荷侨时,被政府军扣留。

英国外交部6日证实,在利比亚遭到抓捕的一个英国外交小组的成员已经被反对派释放,并且已经登船返回英国。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发表声明称,这个小组是英国政府试图与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建立联系的努力的一部分。这个群组共有8个人,包括1名外交部的官员和6名空军特勤队(SAS)成员。

但反抗军的全国委员会发言人戈赫加(Abdul Hafiz Ghoqa)表示,因为这个团队进入利比亚的方式,他们不会跟英国外交小组会谈。

※利比亚简史

利比亚地广人稀,面积居非洲第4,全球第17位。但除沿地中海狭长一片外,内陆都是沙漠,沙漠、半沙漠占总面积的94%,全国共642万人。两千年前罗马帝国时代,利比亚可能水草丰茂,如今却除首都与包括班加西(Benghazi)在内的几个海港外,一片荒芜。

利比亚从公元前2世纪到西元后7世纪期间,曾为古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领土,曾有辉煌历史;直至土耳其帝国时代,利比亚仍被指定为北非总督府所在地。

于1969年,年仅27岁的上尉卡扎菲,发动政变,逼迫当时利比亚的国王伊德里斯逊位,取而代之。卡扎菲曾在幕后支持恐怖分子活动,1988年底,泛美航空第103次班机从伦敦飞纽约途中,舱内预置的炸弹爆发,乘客与机员259人全丧生,就是其所为的。直到2008年,利比亚才支付15亿美元给坠机乘客家属做为补偿。 @

相关新闻
金日成训练的穆加贝警卫成卡扎菲雇佣兵
卡扎菲声称不下台 美英法讨论军事干预
卡扎菲末日挣扎 英美法考虑军事干预
残杀子民  加制卡扎菲费升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