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不再廉价?外媒质疑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08日讯】随着2008年中国新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中国工资水平有所上涨,有观点认为,中国劳动力已不再廉价。4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文章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仍然很低;若把劳动力成本飙升和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考虑在内,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其实无实质性上涨。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美国劳工统计局(BLS)上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2002年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时薪尽管上涨了一倍,但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仍只相当于美国的4%左右。

报导分析了整个中国、中国城市地区以及中国农村乡镇地区制造业工人的人均名义小时工资,并与同期的名义劳动生产率相比照(此处的名义劳动生产率指的是根据购买力平价按美元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地区的制造业工资水平显着高于农村地区。也就是说,2008年,中国约三分之二制造业工人的小时工资只有0.80美元,另外三分之一在城市地区的制造业工人则可拿到平均2.40美元的小时工资。此外,虽然2008年中国城市地区制造业工资相对于美国工资的比例从2002年的约3%升至约7%,但农村地区相对美国工资的比例只微幅升至略高于2%的水平。

报导认为,新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推动了中国工资水平上涨,不过它们并非唯一的推动因素。城市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农村向城市移民速度减缓和生育率降低加剧了这种短缺)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飙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报导指出,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同时也低于台湾和菲律宾等许多亚洲新兴经济体。

此外,若把中国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考虑在内,中国工资水平的上涨就变得更不那么显着了。由于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增加及人力资本上升,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大幅上升,过去十年的上升速度甚至更快,基本上抵消了工资上涨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其实无实质性上涨。

相关新闻
中国加薪潮跟不上物价飞涨
德媒:中国告别世界工厂
港学者警告中国工潮将恶化
陈破空: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大阻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