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副教授:净土不再 南极企鹅戴奥辛超标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19日电)海洋污染全球化,连被视为人间净土的南极也难幸免,正修科技大学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副教授王琳麒今天说,他验出的南极企鹅组织残留戴奥辛,比本土家禽超标好几倍。

王琳麒在高雄市发表1项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成果,作以上表示。

台湾南极考察团民国97年起,分批派出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研究人员、正修科大及国立中山大学学者,与中国大陆极地考察队合作,搭乘中国大陆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抵达南极采样,执行“南极海岸环境持久有机污染物特征”及“极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计划。

王琳麒负责“南极海岸环境持久有机污染物特征”研究,于民国97年间采样南极企鹅、海豹尸体,并于98年12月至99年1月采样当地土壤、地衣、企鹅粪土、企鹅羽毛,分别分析戴奥辛、多氯联苯、多溴联苯等污染物。

王琳麒发现带回样品验出的戴奥辛等污染物超标甚多,他指出,超标最多的南极阿德雷企鹅组织验出残留戴奥辛68.7皮克(pg),而坊间本土鸡鸭等家禽肉品残留戴奥辛顶多1皮克;阿德雷企鹅残留多氯联苯更高达437皮克、多溴联苯也有2.19皮克。

王琳麒说,过去大家都以为南极是块人间净地,但从取样分析发现,尽管在南极大陆较无人工直接污染源,但全球所造成的各种污染仍会经由洋流或气流循环等途径带到南极,且受南极磁场效应及冰原地形影响,污染物到此就大多会被锁住,不易排出,再经由食物链累积在企鹅体内。

他指出,受全球暖化影响,南北极融冰现象日趋严重,不仅会造成地球海平面上升,南北极长年冰封的污染物质也极可能随之释出,回流至各国,污染海洋生态。

另外,海生馆助理研究人员林嘉玮此行也在“南极生物标本搜集”研究中共发现有鱼类9种,软体动物12种,环节动物5种,棘皮动物12种,甲壳动物7种,腔肠动物2种,藻类2种,超过500只生物标本。他研究发现,南极海胆的萃取物成分具有极佳的抗发炎活性,阳遂足则带有抗癌成分。

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教授温志宏指出,过去他曾研究出绿岛珊瑚萃取物具有显着抑制神经发炎及镇痛作用,林嘉玮此次发现,将为南极海洋生物与生技间的合作,带来无限可能。

温志宏认为,过去人类着重研究陆地生物,对海洋或极地生物了解不多,未来他将继续分析考察团带回的海洋生物成分结构,希望能对人类保健有进一步的贡献。

海生馆研究人员何宣庆及中山大学海洋学程博士生张祐嘉11月将赴南极,从事极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海生馆馆长王维贤说,南极因环境艰辛,因此在各项资源上各国都会互相协助,“南极有点世界大同的味道”,碍于国内设备不足,台湾学者赴南极虽都与中国大陆合作,但台湾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仍属台湾所有。

林嘉玮也秀出与中国大陆极地考察队合作时拿到的“南极护照”,上面盖满各国研究站戳章,也有各国研究人员签名,成为他引以为傲的纪念品。

林嘉玮强调,赴南极考察的遴选资格除得吃苦耐劳外,对危险自觉性也高,好能熟悉野外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热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