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流通安全失控 超市现不过期食品

人气 2

【大纪元2011年05月08日讯】4月30日,黄女士前往杭州家乐福涌金店购物,竟然买到了生产日期是2011年5月1日的产品。据悉,在经销商的随意修改下,顾客可以在超市里买到任何生产日期的产品,市场在食品的生产日期无有效的监管。而厂家如果不愿退货,就直接送包装标签给供货商。

行业陋规正蚕食着食品安全

据《经营报》报导,在一家名为深圳市集味佳食品有限公司的仓库,工人们所谓的“重改”就是为货物更改生产日期。这所仓库共7个工人,其中有2个专门负责为退还货物更改生产日期。

深圳市平湖镇上木古宝来工业区金力工业园的一座仓库内的工人们异常忙碌,他们其中一人从一堆货物中拿出一瓶蜂蜜,“这批货是不是去年改的那批?又没卖出去啊。”“你明天也别想早走,又有几件货回来了,都得重改。”

这些更改过生产日期的过期食品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广州的家乐福、沃尔玛、百佳、Tesco、天虹、新一佳等大型超市。这是消费者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牛肉膏”、“瘦肉精”、“柠檬黄”、“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食物环境也是不安全。

生产日期重新印

报导称,在集味佳食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一台小型打印机不停地在一包包名为“乡村粗粮”的面食上打印着日期,日期统一为“合格2011/04/15”。在“乡村粗粮”的旁边是另一堆面食,部分外包装已被拆除,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把没有碎的面饼分拣出来,重新装入一个新的包装袋。也许是觉得色泽有异,一个工人将一块面饼拿到鼻子前闻了闻,犹疑了一霎,他还是将这块面饼放入了新包装袋内。

《经营报》记者看到,此批面饼的旧包装袋,上面印刷的生产日期是2009年10月,其保质期是18个月。按此计算,产品应该到2011年4月过期。而重新打包封口后的食品,生产日期都被统一更改为2011年4月25日。工人称,这批货“今晚要全部改完才能走,明天就要发货去东莞。”

据员工张松介绍,集味佳每天有两辆2吨左右的货车出货,每次送货出去都有退货收回来。尤其是送新一佳总部,每次两大车过去,至少有半车退货回来。新一佳总部负责整个广东的仓库,每家店的产品都有几十个品类。仅仅是新一佳,集味佳每年就有25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张松说他离职前集味佳的相关产品刚通过新一佳、百佳、人人乐(20.45,0.23,1.14%)、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的物流发往广东各地。

厂家不愿退货 就送包装标签给供货商

据《重庆时报》报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长期为食品企业做物流配送的人士表示,“这种情况在中国并不罕见,也并非仅仅集味佳一个品牌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说,“业内经常会出现配送一箱货物,另外再附带额外包装标签的情况。”

该人士所在的公司曾为四川一些酱料企业作配送,当产品运达广东经销商处时,不少产品已经包装破损。经销商就用企业额外附送的包装物料重新打包。“如果货物销售不佳,过了销售期,厂家又不愿意接受退货时,经销商会要求厂家再寄送外包装。”该人士表示,这其中经常出现重新打印生产日期的事情。

张松表示,他2004年7月开始工作,当时是在一家东莞的贸易经销企业内服务。公司规定,进入公司首先要到仓库熟悉产品,所以进公司的第二天就开始改日期。第一次改的产品是一款名为“美味鲜万用香炸粉”的产品,产品保质期是1年,张松把该产品的生产日期从2003年10月改为2004年8月,延后了近10个月。包装盒都是厂家送过来的,日期直接打在盒子上。

2007年,张松工作的贸易公司开始代理北京一个老牌子——老才臣腐乳。公司连续代理了两年,一年就订一次货,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厂家要瓶身的包装纸。公司的理由是货物运输出现问题,很多产品运过来时,由于漏汁,外包装都变色腐烂。要么退货要么就改包装,日期就在包装上,所以要改日期很容易。一年间这家贸易公司至少向厂家申请了四五次包装纸,有一次整整快递了一箱包装纸过来。于是公司一年就订一次货,但每次发到商家手中绝对显示是新货,因为每换一次包装就改日期。

张松表示,“通常厂家都会装作不知情,但有些厂家干脆直接参与。”比如他所在的公司2008年前后曾代理了广东某食品公司的一系列产品,其中酱油经常滞销退货。但这些产品的日期都是打在瓶口的套子上,很难改。

每次有需要,厂家都会送一些已经打好日期的瓶套子过来。还有一个名为蓬盛橄榄菜的产品,厂家的业务员会来到东莞,教我们怎么改,甚至亲手去改日期,厂家也会送来包装纸和塑料套子。张松说,这种厂家协助经销商改日期的,贴好后根本无法分辨。

专家认为,食品过了保质期就意味着可能已经变质,所以绝对不可再销售。当局对于大多数食品的保质期没有统一规定,由企业自己定,前提是在保质期限内产品的成分保持一致。不过目前对于过期食品的处理还没有严格监管。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问题。

网友却认为,当官的可以吃绿色食品,老百姓吃过期食品总比吃有毒的强一些,起码让你慢慢的死去……

责任编辑:李平

相关新闻
外电评论:中国有毒食品探源
经济衰退 会见更多中国有毒食品
有毒食品:兽药泡豆芽
有毒食品再现 大陆陈皮梅糖含铅过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