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年—古代音乐(一)

人气 4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9月29日讯】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来创新和延续的。即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

《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我们这个栏目的嘉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文昭。 下载收听

主持人:中国又称“礼乐之邦”。自我们这个节目开播以来,一直都是在讲“礼义之大,冠服之美”。今天我们来谈谈“音乐”,中国古人通常是将“礼”、“乐”两个字并称,音乐也被当成华夏文明的标志性的事物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文昭:其实要说明的是,中华民族有它的音乐艺术的传统,这和别的所有的民族一样。音乐可以说是出自人天性的喜好。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民族风格的乐器、音乐风格和表达形式。但是我们这里说的“礼乐”的“乐”,是某几种特定形式的音乐,还不是泛指中华民族全部的音乐传统。

主持人:我们前几期在谈到“礼”的意义的时候,你还专门说到过,各种不同礼仪的场合一定是要和音乐相配,再配以特定的仪式、服装,要营造出虔诚庄重的氛围,能够起到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那这个“礼乐”的“乐”,是否也是要和服装、礼仪发挥同样的作用呢?

文昭:如果“礼”“乐”两个字并称,它是儒家特指能发挥人心教化作用的音乐,能够符合它所说的伦理、道德思想的音乐。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雅声”、“正声”、“庙堂之声”。礼乐两个字放在一起,但实际说起来,在应用的层面,音乐的范畴比礼还是要宽一些。音乐是出自人的本性、出自情感,人们高兴的时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高兴或悲伤的时候就会歌之咏之。

而“礼”呢,我们之前讲过,它是一种文饰,是对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把人的行为建立起一定的规范、形成一种社会的约束力以后,再回过头来作用于人的心理,调节情绪。所以说起来,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还要直接些。所以凡是有“礼”的场合,一定就会有音乐;而有音乐的场合却未必是礼仪场合。一个人有一张琴也同样可以自弹自唱,这叫“弦歌”。

我们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也是儒家的《五经》之一。它是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一共305首诗篇。这其中也包括少量从久远年代留传下来的诗歌。《诗经》一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大家都知道。这就体裁的划分,就是按照音乐的风格来分的,《风》即是“国风”也就是当时民间流行的音乐、歌曲。

《雅》和《颂》都是庙堂之声,就是特殊场合使用的音乐、歌唱的歌词。《颂》一般是王族或贵族在祭祀的时候用于歌颂祖先的功德、追思祖先功绩的诗篇。而《雅》又分《大雅》和《小雅》,《小雅》是用于较小的礼仪场合,像接待宾客、宴会;所使用的乐队规模也较小。而《大雅》则于用于重大的礼仪场合。

主持人:中国古人不仅是把“礼”“乐”,两个字合在一起;而且“诗歌”两个字也是不分的,这是否是说 诗就是歌,两者都与音乐有关呢?

文昭:是这样的。最早的诗就是用来唱的,所以诗就歌、歌就是诗,二者没有区别。所以《诗经》三百篇,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是歌词、唱词。实际在当时,都是要配乐的。可惜的是,歌词部分虽然经过孔子的整理和保存留传下来了,但音乐的部分却失传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很大的遗憾。

现在有一些学者和音乐家想通过文献的研究把这部分音乐再恢复出来,能做到当然很好。但基本上是依据当时的音乐风格再创作一次,几乎可以保证肯定不是当时所用的那些具体的音乐。音乐的风格代表了人的精神状态,如果能配上当时的音乐旋律、乐器,再把《诗经》里的诗篇唱出来,我们今天的人就可以比较准确的理解古人的思想和心里状态,他们的感受和情绪,真的就能和祖先沟通了。但可惜受历史的条件限制吧,因为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古代,并没有现代的记谱方式要保存音乐很困难。一直到南北朝时代,诗和歌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但到了隋唐,诗与歌就逐渐分开了,出现了格律诗。

诗不一定要用来唱,可以吟咏和朗诵。与诗相对的,还出现了词;词是用来唱的,要配曲的。再后来词也不一定要唱了,又出现了戏曲、评谈。戏曲就更通俗化了、大众化了。诗和词一般在文人圈子中流传,是文人雅集时的必备的节目。虽然诗、词不一定要配曲,但和音乐还是有联系的。因为词、词有很强的格律的要求,就是声调抑扬、平仄的要求,它要求有音乐感、有韵律感。这也是汉语的偏得,因为汉语本身是音乐感很强的语言。所以在古代写诗和作曲有很多相通之处,特别是格律诗词,很多文人既会写诗、又通音律;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是相通的。

主持人:听说像白居易这样的大文学家,弹琴也弹得很好。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音乐是用来娱乐的;可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礼乐”,这两样东西却都是和教育有关,这是为什么?

文昭:关键在于“教育”的内容。“礼乐”教化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是人格教育。因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是以伦理为核心的。音乐和心理情绪的联系最为直接。《礼记》里专门有一片《乐记》,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完备的音乐理论著作。它里面说:“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音和乐是两个概念,人们内心的感受用声音表达出来叫做“声”,就是简单的“声音”;而把这些个片段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组合起来,就叫做音,所以古人说的音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旋律”。然后再用乐器把这个旋律演奏出来,给人来来美感才叫做“乐”。

但音和乐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在与环境互动时,人们心理情绪的反应。所以《乐记》篇中说:“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 □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大意是说,内心哀伤的人,他说话的腔调也比罗憔悴、有气无力的;内心比较快乐的,声音腔调是舒缓平和;碰见喜事的,声音腔调是比较发散;而内心有愤怒的,声音腔调就比较粗、严厉,带着一股气儿。

主持人:这么说倒是很形象,因为声音和腔调必定传递出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所以有人说,你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腔调去讲,别人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呢!

文昭:所以把这些声音组合成旋律,再把旋律演奏出来,音乐就是有思想和情绪的内涵了,就能影响人了。当然艺术这个东西一定是要去感体验、感知的。我们在这里讲道理来得比较枯燥,这和真正的感受是两回事。所以我们接下来一边介绍,一边播放的一些音乐的片段,大家感受就比较直接了。

音乐这个东西和我们这儿讲道理还不一样,因为我们在这儿谈话,大家是用概念和逻辑思维去理解,而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你的情绪,给你带来一种感受,那个东西很直接,是使你的身体产生一种化学反应。情绪和感受给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其实是要大于概念和理论的。

主持人:那您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个音乐,它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

文昭:好的。我们比方说,编钟。钟在古代既是礼器、又是乐器,而且是很高规格的礼器和乐器。它是打击乐器,与钟经常放在一起配合用的有另一种打击乐器,叫做“磬”。编钟一般是青铜合金铸成的;而磬则是用石头打磨成的。所以形容好听的音乐有一个成语叫做“金声玉振”,就是指钟磬演奏的音乐。就说这个钟,它是个什么性格和特点呢?它这钟的形状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把青铜合金,接照一定的纯度铸成倒成的U形,里面是空的,所以你敲击它的时候,它会产生连续的声振动,“光”声音是像波浪的涟漪一样,一圈圈扩散的。

主持人:对,我们来听一下这个钟是什么声音。

文昭:这种声音给人的感受是厚重、庄严肃穆的。所以重要的仪式开始的时候,先撞击一下钟,钟声一扩散开来,所有的人马上都不说话了。马上就精神、严肃起来。就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这个钟铸造的时候,可以使它发出不同的标准音,音高和音量都可以设计成不同。这样有目地的把一组钟编在一起,敲打它们就可以演奏出一支完整的旋律。这就是编钟。

主持人:这个编钟在很长一个时期都被当作主要的乐器在使用,它是什么特点呢。

文昭:对,这个编钟音乐的性格和特点是什么呢?因为它被敲击以后会产生连续的振动,敲一下,它的韵会很长。所以编钟音乐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它不适合演奏节奏很细碎、旋律很复杂的音乐。因为这样你听起来就是“嗡嗡嗡”一片,根本听不出个来。你要像敲扬琴那样去敲编钟,最后出来的声就是“嗡嗡嗡”的一片了。所以它适合演奏节舒缓、旋律简单、但内涵广阔的音乐。

主持人:那我们听一段编钟音乐。

文昭:大家听到这种编钟音乐,感觉是不是像一个人穿着端庄的礼服,高视阔步、或高视缓步这样一个姿态?编钟确实就是应用在这种庄重的场合的。然而后来在民间确实又很多抒情的,就是感情表达特别细腻的音乐,则适合用扬琴、二胡、琵琶一类的乐器。而钟和磬一般是用于礼仪的场合,营造庄重严肃的氛围,是要引发参与的人心中这样的情绪和感受。

主持人:这么说中国古代的音乐还真是有意思,不同的乐器对应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用途。我们下次再接着聊关于中国的古代音乐。谢谢文昭!

文昭:谢谢主持人,谢谢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

转自《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相关新闻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一曲《安公子》隐言隋炀帝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止息》一曲知兴亡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 幽兰绿水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 悬琴而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