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渔场污染 渔民面临亏损

人气 8

【大纪元2012年10月25日讯】(自由亚洲电台高山报道)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海域近两个月来相继结束休渔期。但多个海区的专家和船长预言,因为中国近海受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影响,今年渔船出海将维持薄利经营,甚至出现亏损。

中国的《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近10年,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受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影响,渤海、舟山、南海沿岸和北部湾四大渔场已名不副实,退化严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陈雪忠表示,东海的污染源有三大块,一是化工厂直接排放入海的工业废水;二是农田受雨水冲刷入海的农药;三是经下水道入海的未经处理生活污水。他说,“上海的生活污水都没法实现100%的处理率,更不要说其他沿海、沿江中小城市了。”加上滩涂因围海造地而消失,威胁近海渔业资源。

舟山渔场塘头社区的渔民黄星发对本台记者说,当地许多传统渔场已经消失。当地渔民三十年前出海一次能捕到几百公斤大黄鱼,现在一年也捕不到几条。大黄鱼已经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每斤不到一百元,涨价到现在的每斤四五千元。现在市场上卖的黄鱼都是人工养殖的。

黄星发说,现在大家都成了失海渔民, “很多人不去捕鱼了,也没有工作。”

渔民黄星发还说,这几年舟山渔场的渔民出海捕捞的经济效益节节下降。随着油价和用工成本快速上涨,今年如果没有政府的柴油补贴之类的政策扶持,绝大多数渔民都会亏本。

总部在四川成都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认为,过去二十年,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很多沿海滩涂湿地遭到破坏,而滩涂湿地可以对污染的废水起到过滤作用,他说,

“对控制近海的污染也有很大的贡献,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当然也有围海造田,还有围海造码头,使得中国海岸线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加重了海洋的污染。”

浙江舟山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但当前港口、通讯等设施的快速发展,正大量侵占渔民赖以生存的海域。目前整个舟山渔场管线密布、航线纵横。随着上舟山港口建设进程加快,外轮航线大量增多,舟山渔场的很多海域已经不能捕鱼。

杨欣说,在渤海湾经济区也是如此,“在渤海的锦州地区,渤海是一个三面被陆地包围的海湾,环渤海一线工业比较发达,包括重工业和化工业,除了工业以外,农业用水也加重了对海洋的污染。”

杨欣建议,治理近海的污染首先要对沿海工业企业进行环保整治,禁止围海造田,加强对河流的治理,“中国有句古话说,条条河流通大海,河流污染了,必定会江污水带到海洋去。”

舟山市普陀区塘头社区的渔民黄星发也表示,渔民和农民不一样,因为没有土地等基本保障,而且经营成本高。失海渔民的生活境况还不如失地农民。因此,他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帮助他们,能够建立对失海渔民利益的补偿机制。

(责任编辑: 辛民)

相关新闻
渤海污染波及渔民  海洋生物濒于灭绝
中国渔民刺死韩国警长 韩外交部强烈抗议
中国千艘渔船过济州 韩国紧急应对
山东渔民遭俄炮击失踪  中共不断换说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