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路竹番茄文化节

用微电影说故事

人气 167
标签:

作者:周明训

一段段上传在YouTube的微电影占满整个查寻结果页面:“是谁偷了番茄”、“红线”、“黄绿红”、“番茄联盟”……本周末登场的“2012路竹番茄文化节”,是大高雄地区的年度盛会,今年特别推出“微电影竞赛”和“宁靖王文化祭”,要让今年路竹嘉年华更有意义、更富文化内涵。

番欣鼓舞 好Young路竹!”一年一度的路竹年度嘉年华盛会“路竹番茄节”, 8、9日即将于路竹体育园区登场。“路竹番茄节”结合农业、观光、文化,自民国92年第一次举办以来,每年都定期在12月分举办,是大高雄地区年度盛会之一。

除了让更多民众认识路竹四宝-番茄、鸡蛋、花椰菜、虱目鱼之外,主办单位希望藉由活动展现路竹积极发展文化观光产业的成果与高度信心;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个平台,结合各类文化活动,让这个路竹嘉年华更有意义、更有文化内涵。

 柑仔蜜大本营

路竹区长黄美兰表示,地区特色产业一定要往外推广,路竹番茄节已经成功打响路竹番茄品牌,许多各地区的朋友遇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路竹番茄真的很好吃!”她介绍,路竹下坑地区,土壤肥沃,盐分及黏稠性高,因此种出来的番茄特别好吃。路竹茄农数十年来努力研发栽植出来的品种非常多样,包括红、黄种类的爱珠、圣蜜、美女、红津、玉女、丽金、金童、金英、甜柑、陈蜜香等品种,路竹因此有“柑仔蜜”大本营的美称。

区长黄美兰于记者会中介绍路竹四宝。

番茄农蔡宝枝说:“经过几年的推广,路竹番茄售价确实有提高,只要包装盒打的是路竹下坑名号,价格可卖到一般普通品质番茄的两倍多。”

“区公所会继续把番茄节办好,这个活动对农民的帮助很大。”黄区长充满信心地说

活动年年创新
[[3]]

宁靖王字天球,因此天球有祈福的意义,也有纪念意义;此次天球制作,都由居民用天然环保的竹子制作而成。 (路竹区公所提供)

番茄节年年举办,活动内容也年年有创新!区公所表示,使用网路平台分享讯息已蔚为现代多数人的习惯,因此区公所在今年活动中也因应潮流,规划了时下最夯的“微电影竞赛”。

用google检索 “路竹番茄节”,一段段上传在YueTube的微电影已经占满整个查寻结果页面:“是谁偷了番茄”、“红线”、“黄绿红”、“番茄联盟”……引起的回响可见一斑。黄区长说明,拍摄主题除路竹四宝之外,还包括路竹自然景观、各式产业、历史文化,其目的是用在地人的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穿越路竹时空,呈现路竹的多样面貌,发掘文化资产。

今年的活动也邀请到建山国小“森巴鼓队”演出布农族打耳祭,森巴鼓队曾获邀在德国演出,是名扬国际的台湾文化艺术资产,邀请他们前来演出,一方面帮助莫拉克风灾受灾区居民,一方面也让路竹区民有机会欣赏国际级的艺文活动。

华山咏王-2012台湾宁靖王文化祭特展

另一活动亮点,主办单位更精心规划“2012台湾宁靖王文化祭特展”展览专区。
路竹区竹沪里华山殿宁靖王庙在睽违328年之后2011年首次回到台南府城大天后宫(宁靖王故居),让大家重新去回顾这一段历史。今年在黄美兰区长的领导之下,整合路竹在地艺文人力资源,将原有属于信仰意义层面的活动提升至文化扎根的计划型态,重新点燃路竹人文活动的火苗。

2012台湾宁靖王文化祭是区公所首度与台湾正善人文发展协会,共同研拟此次相关活动计划书,结合在地的人才、在地的资源、在地的精神……合办此次的文化祭活动,活动内容有:百年传统有氧跳鼓、文创灯墙、赐福天球灯、路竹微型艺阁演义、台湾第一匾“威灵赫奕”古匾重制、社区人才培训、影像纪录研习、平面摄影研习等。

黄区长表示,透过这一系列活动的推动,除了发掘在地的人才,更期许将发生在境内华山殿(又称“宁靖王庙”)的这段空前绝后的史迹,能纳入各级学校的乡土教材里,明白所谓的“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让文化内涵落实于每位区民的生活中。

区长黄美兰与竹园里里长辛瑞贤(左一)、甲北里里长王文粱(右二)、鸭寮里里长苏清吉(右一)。

区长黄美兰:没有文化 发展是空洞的

“一个地区如果没有文化,那么所有发展都是空洞的。”黄区长翻开一页页规划资料、图片、讨论过程纪录,语重心长地表示,今年在“台湾正善人文发展协会”的大力协助之下,活动得以顺利达成。

宁靖王朱术桂是历史上少见集五德于一身的历史人物,祂对国亡人亡的“忠”贞之节、告别挚友乡亲之后,从容不迫的殉国之“勇”、殉国前分地于民的“仁”者情操、五妃与王共存亡的真“爱”之情、民众造百座假坟以防清兵挖掘王塚的情“义”表现,当地居民尊称为“老祖”。

黄区长表示,虽然路竹有番茄四宝等各种产业,但产业有季节性,如何能永续发展至为关键;文化搭配产业节庆,将使番茄嘉年华更丰富。“在道德下滑的E化社会,宁靖王的史迹除信仰、历史意义外,更具教育意义,这无疑的可以为今年番茄节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凡事总有个起头,一开始,公所同仁没有把握能否符合社会大众期待,能否得到认同;就以制作500个赐福天球灯来说,心理压力真是非常大的;然而当天球灯亮起那一刻,压力瞬间化解,看到大家的欢欣与雀跃,证明一切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珍惜先天条件
致力番茄永续经营

番茄从下苗到成熟约2个月时间,一般都是在农历9月开始种植,11月陆续收成,路竹地区生产的小果番茄,果肉细致,有番茄天然原始的味道。一般说法是,每年12月到隔年3月的凉冷季节,日夜温差大,糖分累积多,是路竹番茄品质最佳的时节。
蔡宝枝说,天候之外,土壤的因素影响非常大,不同品种也有差异,“就是同一品种、同样时间,前年种好吃,今年种就不一定好吃,前几年我的‘粉红’品质非常好,但去年就不是那么理想。”
农业课长卢玉麟感慨,农夫就是“靠天吃饭”,例如前年,台风、雨水多,番茄长到一半,就被风雨“买走了”,只好重新种,还好有些没被风雨吹倒淹没的,还能赶得上在番茄节采收。

茄农蔡宝枝伉俪。

所幸今年路竹番茄丰收,蔡宝枝先生望着大片番茄园面露笑容地说:“今年农历6月中我就下苗,所以前一阵子已经开始采收,今年很庆幸,都没有台风,不但产量高,品质也非常棒!”
“除了珍惜路竹的先天条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番茄品质与确保健康。”卢课长强调,区公所一方面协助农民改善,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每个环节之外,一方面还要辅导农民栽种观念的改变与提升,如吉园圃认证;“要与农民沟通,建立安全用药的意识,重视环保、健康与品质,路竹小番茄产业才能永续经营。”

安全无毒
在渔业中看见希望

国96年,路竹乡民代表会决议,将虱目鱼列为路竹重要农渔业产品之一,正式结合番茄、鸡蛋、花椰菜为“路竹四宝”加强行销推广。岩喜屋在路竹及南台湾经营水产养殖场及水产饲料至今已近40年,负责人颜启仁表示,早期虱目鱼养殖以浅坪鱼塭为主,每遇强烈寒流就会发生大量虱目鱼冻毙情形,岩喜屋首创深水饲养池,并把技术传给其他业者,大大改善了路竹虱目鱼的养殖条件。
除了虱目鱼,岩喜屋也将重心发展至石斑和鳗鱼,最重要的是积极落实“水产品产销履历验证”,每个养殖场皆以全球卫星定位编码,长期监控池水、土质、养殖环境,检测渔产品之药物、抗生素及重金属残留。消费者可经由产品编号查询产品来源、养殖业者资料、饲料来源、养殖记录及药物检验报告等产销资讯,确保安全无毒与新鲜健康。

岩喜屋负责人颜启仁。

颜启仁说,目前在一般摊贩,鱼品有产销履历验证和无产销履历验证,价格并无差别,但“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要做”。
卢课长说明,“建立永续安全渔产品”是目前区公所农业辅导政策的主轴之一,产销履历也是顺应这个目标发展出来的项目,目的是让渔业在现代化过程中,结合安全、健康永续发展,并且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让居民在渔业中看见希望。◇

相关新闻
诏安客家文化节  中秋登场
双胞胎文化节开幕 中国近七百对齐聚北京
高捷延伸  路竹凤山优先推动
南投地方文化节   听民歌看面包情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