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情缘(8) 留学生聚会上的插曲

净源

人气 3

2009年的春季学期,谌礼所在的专业新来了几名中国学生,大家一直要张罗一次聚会,但是拖来拖去到了四月份日期才最后敲定。在前些年中国留学生少的时候,整个大学的中国人都彼此认识熟悉,也常常搞聚会。但是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一个专业里就有很多中国人,慢慢的中国人聚会也都是在学院或是专业内进行了。四月末的一个周六,专业里的十几个中国人聚集到了一家烤肉店,可能是太饿的关系,寒暄几句以后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第一餐很快就结束了,入乡随俗大家走出烤肉店以后就开始商量去哪里吃第二餐。“买点儿吃的东西去我们家吧,我们家的客厅挺大,咱们坐着边吃边聊。”段宁提议到。段宁不是学生,他是来大学做交流的访问学者,年龄比其他人大一些。大学提供给国外的访问学者的待遇不错,他和妻子在学校的学者楼里享受着一间很大的房子。听了段宁的建议,大家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到了段宁的家,大家围坐在客厅,段宁的妻子准备了一些可口的中国小菜,大家边吃就边聊开了。“你们来韩国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韩国怎么样啊?”谌礼向这几位新来的同胞问到。“一小般吧,和中国也差不了多少,很快中国就会超过韩国了。”于强回答到。“和中国差不多,你怎么看的啊?中国要想赶上韩国至少要30年。”赵晓明紧接着说到。“三十年?你到上海的陆家嘴看看,韩国能比吗?韩国最高的楼也不过就是63层,首尔这地方你也住了两个多月了,很多地方又破又旧,你也应该看到了吧?”于强突然变得异常兴奋。

“我看也是,韩国这个弹丸之地,怎么和中国比啊?赵晓明你说三十年也太离谱了吧?”周明阳在旁边给于强帮腔。“你们别激动,大家都是有学问的人,别动不动就跟愤青似的,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绝不是在这里胡说。”赵晓明一字一句,有板有眼。“我看中韩的区别不看高楼大厦,我看的是一些细节,看的是人的素质。”“你提到素质,我看韩国的人素质就不怎么样,一幅暴发户的嘴脸,不就是有几个钱吗?”于强再次打断了赵晓明。

谌礼看到这个局面开始发言了:“今天能在一起聊天真的很开心,很多问题我都没有考虑过,有不同的观点很正常,但是我希望大家都理性一些。”谌礼毕竟是先来的,按照韩国人的话讲就是前辈,几个新生听了这话都平静了许多。赵晓明接着说到:“我在国内,很多大城市的地铁我都坐过,和韩国的差距那是太大了,乘客的素质也是不可同日而语,韩国的地铁安静、干净、准时,这些中国人做起来就很难。还有就是公共卫生间,韩国的卫生间都很干净,没有异味儿,中国那就不用提了。”

“行了,你别说了,你是中国人吗?你在中国出生长大,这才出来几天啊,就开始嫌弃自己的国家了。”于强又开始反驳“中国是有一些问题,但是也轮不到你在这里说三道四的。我看你就是巴不得中国越来越糟糕,这样你心里就舒坦了是吗?”于强越说越激动。“嗨!说你是愤青,看来一点儿不冤枉你啊!我还没说什么呢?你何必这样大动干戈啊?”赵晓明笑眯眯地回应到。

看到这个情况段宁开始说话了:“于强别激动,我在很多不同国家生活过,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我们都是中国人,坦诚地讲中国目前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说出来让大家都意识到我们才能解决,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不是吗?于强你说呢?”于强心里有话,但是碍于段宁的年龄和身份也不好发作。

段宁接着说到:“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韩国的媒体,或是看看美国的媒体,他们每天报导的都是负面信息。老百姓有不同意见常常上街示威游行,他们是希望这个国家好才这样的。中国的媒体整天宣传大好形势,真的那么好吗?真的那么好我们也不用到韩国来留学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是于强显得沉静了许多。

“我很赞同段学长的观点。” 谌礼开始讲话了,“大家应该还记得吧?前几天我们学校的学生抗议韩国总统的签名活动,那就是在我们的校园里面,不管他们做的合适不合适,但是他们有这个权利啊!这在中国可能吗?经济上我不敢妄谈,但是从自由民主程度来讲的话,我觉得中韩不止有三十年的差距。”“谌礼,你说话小心点儿啊?你这番话要是被中领馆的人记录下来,你的毕业就成问题了.”王鹏警告着谌礼。

“呵呵,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说两句话还能死人啊?在中国不敢说,来韩国我不想再虐待自己了。”谌礼略带调侃的说到。此时谌礼突然想起来,王鹏是国家公派的留学生,经常出入中国驻首尔大使馆,时常还发发邮件传达个上级精神什么的,想到这些谌礼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些后怕。“大家快吃些东西吧?菜都凉了。”段宁的妻子开始招呼大家吃饭。

“最近啊,好像中国人聚在一起都是在谈这些话题。”段宁又开始讲话了,“我在不同国家认识了很多中国人,他们讲的一些话在很多愤青看来就是地道的反动派了。不过我和这些朋友交往,发现他们都是很有思想学识的人,我们国家5千年的历史,我们靠什么承传我们民族的血脉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对不同思想理念的包容才形成了非常灿烂的中华文化不是吗?其实以后有时间啊,我们还可以深入的探讨,真理越辩越明吗?好了,我不在这里倚老卖老了。来,大家一起喝一杯,按照韩国人的习惯,我们喝这杯酒要为了什么呢?”“就为了我们祖国越来越美好吧!”赵晓明提议到,“好!为了国家的美好干杯!!”大家的酒杯碰到了一起。

责任编辑:王嘉文

相关新闻
首尔情缘(1)来首尔后的第一场雪
首尔情缘(2)周一例会风波
首尔情缘(3) 实验鏖战(上)
首尔情缘(4) 实验鏖战(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