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关心孩子情绪 避免自杀憾事

台北市上半年通报自杀人数增12% 89%为感情人际因素 应注重情绪管理及挫折承受力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7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自杀防治中心的自杀通报资料显示,101年上半年接获17岁(含)以下学生自杀未遂或具自杀想法的通报数为92人,已较100年同期增加10人,增幅12%,其中令人担心的是,开始出现极少数12岁以下的学童有自杀想法的状况。台北市政府自杀防治中心呼吁,家长们注重孩子从小的情绪管理与面对挫折的态度,就能避免青少年期学子以自杀来解决情绪挫折。

台北市卫生局医护管理处副处长杜仲杰说,据台北市自杀防治中心通报,台北市上半年接获17岁以下学生自杀未遂或有自杀念头的通报数为92人,比去年增加12%。分析自杀企图者的原因,发现高达89%是因为感情或人际关系因素,精神健康或物质滥用占29%,学校适应或生涯规划占15%,甚至有57%同时有两种以上自杀因素。

令人担忧的是,自杀企图者也出现了12岁以下学童,主要是与家人相处和同侪人际困扰有关。父母透过平日的家庭亲子互动、校园人际互动,协助青少年学习面对情绪挫折的技巧会是最好的开始。

杜仲杰说,去年针对台北市248所国小、国中、高中、职进行调查,发现51%的父母每天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不到5个小时,显示现代父母忙碌,已经开始压缩到陪伴孩子的时间,拉大亲子的心理距离。医护管理处提醒,面对孩子情绪困扰,除了多陪伴,也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抒发,有时也要让孩子独立学习抗压力及增加挫折的忍受力。

情绪管理小叮咛:
接纳情绪抒发 孩子表达强烈情绪时,父母可先平稳自己的焦急情绪,以接纳的态度让孩子的挫折情绪有抒发的空间。
尊重独立过程 父母必须接受孩子必须经历长大的独立过程与承受过程中的跌倒与哭泣,放手让孩子藉由探索与尝试,学习抗压力与增加挫折忍受力,增强孩子面对环境的应对能力。
观察沉默讯息 孩子可能有莫名的自责、羞愧、伤心、罪恶感及疑问等复杂心情,这些沉默讯息需要从生活中去观察了解,必要时寻求医疗及心理卫生资源,请专家提供咨询与协助。
资料来源:台北市卫生局 记者施芝吟/制表

(责任编辑:敏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