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刘子真

人气 268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8月26日讯】“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

所以,“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礼记•乐记》

而礼之制,“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
礼之用,《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可见,《礼》,用以规范人们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言行,节制人的情绪欲望,维持社会以和谐有序、文明有礼。故传统中华,亦被称为“礼仪之邦”。

所以,礼之功,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所以,《礼记•乐记》说: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故用“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因为“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所以《易》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故“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

所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如何循礼而行,律己以立,益人以仁,以成教化?

《礼记•经解》曰:“礼之教化也微(细微处),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礼记•祭义》提醒:“恶言不出于口,愤言不反于身。”

《礼记•坊记》中,亦记载了孔子很多精论:

“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而要达成礼之功用,必先由乎学也。

所以,《礼记•学记》专论教与学之道: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而为了保证教与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品质,所以,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乡)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而要保证教学效果和品质,“师”的问题就成为第一要素,所以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而对于学者,则特别提醒: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所以,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相关新闻
刘子真:“科学”的错觉(二)
刘子真:“科学”的错觉(三)
刘子真:科学的骗局与人类的耻辱
刘子真:“进化论”三大经典证据的虚妄与造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