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最美 实现最乐:向未来预借自信(1)

池田贵将

人气 26
标签:

第一章 运用“未来记忆”,轻松完成该做的事--你的未来记忆值趋近于零吗?

大多数人,脑海中未来记忆的占比几乎都低于过去记忆。

尤其是容易感觉到压力的人,过去记忆几乎占满整个脑袋,其次是现在记忆,未来记忆则几乎趋近于零。

用错力了? 不是改变行动,而是改变思维

“现在的工作清单上,你还有多少该做却未完成的事项呢?”

“被延宕的事情是哪些呢?”

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苦笑着开始列举自己的“拖延名单”。比方说,早起、打扫,学英文等;工作上的拖延则包括拜访客户、开发新客户…

好不容易订定了目标,却总是一再延期未能实践…妨碍目标达成的状况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拖延”。

透过本书,我衷心希望能协助读者达成目标。这一章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家最烦恼的“拖延”问题,我会介绍“运用未来记忆,立即解决拖延事项”的方法。

对于目前该做的事,明知要采取行动,却因为慵懒、提不起劲而跑去睡回笼觉,或是以其他理由打混摸鱼,不知不觉中就一再拖延。

这种时刻,多数的人事后总会谴责自己。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早上却起不来。实在太差劲了…”

“明明知道要打扫,却开始玩起手机,我真是懒惰。”

“明明知道不用功不行,就是提不起劲,我真是无药可救的家伙。”

你是否曾产生上述想法?

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你”的错。

“因为觉得麻烦,所以欠缺行动力”,你一点都不需要为了这种事而责备自己。

如果缺乏情绪动力,就无法采取实际行动。这并非怠惰,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应该改变的不是“行动”,而是行动的原动力“情绪”。

不改变你的情绪而意图改变你的行动,只会导致失败。只要能够先改变情绪,行动就出乎意料地简单。

这就是能够轻松达成目标最初的关键。

全力以赴与三心二意的人有什么不同

一般认为,日常生活琐事是压力的来源。但是,未必对每个人都是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就算只睡三小时也能立刻起床,对她来说,想必早起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这世上,有以打扫来消除压力的人;单纯因为喜欢读书,即使出了社会仍然在大学持续进修的也大有人在。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人来说“痛苦”、“麻烦”的事,对别人而言可能会带来“快乐”或“愉悦”的情绪。

有些人听到“打扫”,会反射性地产生“真是麻烦”等负面情绪;相反地,有些人对打扫一事则是抱着“能让人神清气爽”的正面情感。

但是,请思考一下,其实查遍所有字典,也找不到“打扫”这个词写着麻烦或是神清气爽等意义,不是吗?

是的。打扫的行为本身既没有“麻烦”的意义,也不具“开心”的意义。

对“打扫”赋予“麻烦”这个负面意义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也就是说,对工作全力以赴者,是因为他们赋予了行动“快乐”、“为了自己”、“开创未来”等含义;反之,那些三心二意的人,多半是因为对目标贴上了“厌恶”、“能不做就不做”等标签,才会一再拖延。@(待续)

摘编自 《未来记忆成功术:向未来预借自信,轻松打造“我做得到”的人生!》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科学家找到刺激大脑窍门 记忆帽问世有望
适当休息有助记忆 学者肯定
英国首相夫人:911记忆永远留在心中
记忆力最好的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