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建化解世仇 部落青年复旧制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6日报导】走过八八-青年篇(中央社记者龙瑞云台东6日电)台东县大鸟部落与嘉兰部落,以往互不通婚与交流,八八水灾后携手互助重建,恢复青年会所制度,让文化不随土石流而消失。

3年前莫拉克台风带来豪雨及土石流,无情地霸凌许多原乡部落,面对消失与毁损房舍,居民心情复杂,每个人都想回家,但只能一同挤在操场上、帐篷中,心很急但复原路好远。

族人们知道,悲伤只是第一夜,接下来要齐心面对重建,不仅有政府协助、社会各界物资与金钱投入、国军、志工帮忙等,然而最重要的是族人积极态度,其中更有许多青壮年力量。

台东县大武乡大鸟部落在八八水灾时毁了,失去房子的族人不想被安置在台东市马兰荣民之家,决定自己搭营帐、组自救会,自我安置;在台湾世界展望会协助下让部落居民离灾不离村,在当地兴建14户永久屋。

台东县金峰乡嘉兰村也毁于风灾,村民短暂在介达国小操场内搭帐篷居住,嘉兰自救会也在不久后成立,并在台湾世界展望会协助下完成44户永久屋建设,让村民心情稳定下来后,再开始产业与生计扶持。

台东县笆札筏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王中山说,大鸟部落族人势力范围很大,也认为比其他部落厉害,不与其他部落往来,尤其是嘉兰部落;他说,双方早年曾为了猎物而有重大冲突事件,互不往来也绝对不能通婚,

王中山说,莫拉克风灾后,很多人士热心投入重建,当然也看到嘉兰部落居民,很感动。

王中山说,重建不只是重建屋舍,也重建文化、心灵与认同,青年代表活力,在重建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青年会所的传统,已经随着人口外移及社会变迁消失60年。

为让文化及经验传承,在王中山带领下,聚集12岁到40岁青壮年组织成立“大鸟青年集会所”,集合部落青年及耆老,由耆老指导建造传统青年会所,过去没有文献留下来,因此以口传及印象方式打造,动员青年会协助取材,亲自教学搭建工法,希望复振青年会制度。

王中山指出,青年会所花了160天建造,在今年5月底完成,除文化教育外,青年会所也教导青年保护部落与族人的能力。

社区营造员王晓彤说,笆札筏文化发展协会在完工后,多次在此举办说故事活动;社区发展协会也在这里准备小米祭青年会的练舞、并利用这里举办文化传承课程,例如木雕课、文物制作、母语与古调学习。

即将接任大鸟部落青年会长朱家煜今年才14岁,青年会也会与其他部落交流,透过传统歌唱与舞蹈相互较劲;他说,虽然共同走过重建,青年会增进族人的凝聚力,不过仍显不足,族人还要再努力。

嘉兰部落青年会女会长吕家萍今年18岁,成员以13岁到30岁单身男女为主,有空就会聚在一起,学习祖先文化,若有需要帮忙时都会主动号召族人,在庆典时也会盛装打扮出席并支援活动。

风灾后,更多青壮年主动回到部落协助重建,从互动中拉近彼此距离,找回部落认同感;即便重建道路漫长,部落居民知道,没有文化比无情的土石流更可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