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皇后贞操!台湾司法屡遭争议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9月06日讯】 (新纪元周刊290期,记者赵芷菱报导)随着民进党蔡英文宇昌案的侦结、阿扁案的争议、张花冠索贿案的疑云,对照国民党林益世案的审理过程,相关人士质疑司法侦办蓝绿的标准不一,引发对台湾司法公平正义的疑虑。

司法,应该像皇后的贞操一样,不容质疑。然而,中华民国的司法,长久以来却屡遭争议。

举几个例子来说:蔡英文宇昌案,日前特侦组以查无犯罪事实签结;陈水扁被长期羁押引争议,台北市长郝龙斌据此抛出赞成保外就医的议题;美国前司法部长克拉克来台探扁,又掀热门话题;还有林益世的索贿案被对比张花冠、陈明文的检警侦办动机与不同标准,是否为转移林益世案焦点?这些在在都挑战着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伤害着人民对司法的付托与信任。

宇昌案无罪签结遭质疑

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宇昌案,被视为是民进党2012年总统落败的因素之一,特侦组在经过7个月的侦办,最后以不起诉、查无犯罪嫌疑签结,由此可显示“证据”的薄弱。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表示,“现在才签结还蔡英文公道,可以看出恶质选风就是这样”、“抹黑的人没有责任,受害的人讨不了公道”。

2011年底民进党以第三者身份告发,控告吴敦义及刘忆如意图使人不当选之嫌,台北地检署直接签结。立委陈其迈表示,如今蔡英文以被害人身份,直接以滥权利用国家行政体系、违反行政中立,不当介入选举为由控告两人,检方应就无法将案子直接签结了。

蔡英文的委任律师连元龙也说,为调查蔡英文是否涉及不法,特侦组过去共传讯超过30人,最近公布的结案报告57页。反观北检,草草由检察官决行两页没有调查过程和认定依据的书函,判定吴敦义无意图使人不当选的犯行,此举实违反检方办案的经验法则。

台湾关怀中国人权联盟理事长杨宪宏表示,从吴敦义的案子看出,特侦组可以未经传唤、一个星期就直接签结;反观蔡英文案,却要等到选完的七个月后,才以无罪签结,也难怪被诟病、质疑:司法为何有此落差存在?

扁涉贪 侦办过程惹争议

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宇昌案,特侦组在经过7个月的侦办,最后以不起诉、查无犯罪嫌疑签结。图为蔡英文在案件审结后接受媒体访问。(中央社)

郝龙斌日前出席台北市府以“自由巷”为名,纪念郑南榕的揭牌仪式时,语出惊人云:“让陈前总统保外就医,以抚平社会伤痕”,由于角色敏感,激起了蓝绿政营不小波澜,也对审理陈水扁所涉的司法案件是否有违宪法质疑,包括在审理过程的中途撤换法官、在未定罪之前遭长期羁押对待等。

杨宪宏认为:“从许多案例中显示,台湾的司法对于在野的绿营来说,是较为不公与不利的。特侦组起诉陈水扁好几个案子,已有4个案子被改判‘无罪’,目前被判有罪而入监的龙潭购地案,被质疑是最高法院破司法纪录、开‘迳为判决’之先例,且本案重要证人辜仲谅公开坦承,他在特侦组教唆下作伪证。还有二次金改案,一审无罪、二审改判18年徒刑,落差之大,可见是政治操作的着痕太深了。”

检察官办案蓝绿有别吗?

究竟检察官的办案,会因蓝绿、执政在野之分而有所差别吗?就此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执行长林峰正表示:“我认为司法整体的进步、退步可以作观察,但是基本上它必须有一致的标准。”

“以近几年来发生的几个案例作为观察指标,会发现一明显问题,譬如检察官在侦办张花冠、陈明文的索贿案时,发现媒体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犯罪情节,也就是不管检察官是有意、无意的或因过失,其侦办的内容是泄漏给外界的,且非常详细,包括那之后一、二天时间里,有关的媒体报导,差不多搜索到的当天过程和整个案子的起诉犯罪事实,都已经写清楚了。”

“但检察官在侦办林益世案件时,却非常保密,除了每次在公开场合被问到相关案情,表示‘无可奉告’外,另若有被告或是证人到特侦组接受侦讯要离去时,检察官甚至会指派警察拿着DV摄影机来搜证,好像要确保这些离开的人,对外不会乱透漏侦讯内容,可见对于侦查秘密的泄露是非常在意的。”

杨宪宏表示:“特侦组在侦办林益世案时,好像他们自己设了一个天花板(查不上去了)!让人觉得为什么办绿的就大出手,办蓝的就龟步,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这完全是林益世的家族做的,也不相信只有中钢这个案子,可特侦组到今天还是锁定范围自绑手脚,能说没有政治介入?”

违法一定要办 但要公正

林峰正还说:“当然有违法是一定要办,但检验在同一时期相继发生的案例会发现,侦办蓝绿的标准是不一的,难怪外界一直有批评的声音,我清楚的举出这些证据,并不是泛泛的指说受‘政治’的影响,而是从过程、结果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至于‘原因’,留待检察官们自己去想想。”

道德是基本操守 法律是最低标准

“道德”是政治人物的基本操守,而“法律”是规范政治人物的最低标准,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林峰正说:“我们希望司法整体要进步,但最终司法要‘公正’,人人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是任何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础。” ◇

本文转自第290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92/11174.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