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获工艺成就奖 李荣烈献花谢师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恒立南投县1日电)以“篮胎漆器”技法为特色的竹艺家李荣烈,今天获颁“2013年工艺成就奖”,他献花感谢恩师黄涂山,展现传承、敬师精神。

由文化部指导、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所办理的工艺成就奖,11月8日公布2013年得主,由南投县传统艺术竹工艺—篮胎漆器技艺保存者李荣烈荣获殊荣,工艺中心下午于工艺资讯馆举办颁奖典礼。

“工艺成就奖”原名“国家工艺成就奖”,今年已迈入第7届,前6届得主,包括漆艺家王清霜、竹艺家黄涂山、木雕家施镇洋等人都获邀观礼,齐聚一堂、共享荣耀。

投身竹编工艺已一甲子的李荣烈,曾经师承王清霜、黄涂山,今天他获颁工艺成就奖后,自爆年轻学艺时期,曾与其他学生跑去焢番薯、烤花生,为当年偷懒行为当面向黄涂山等老师致歉,并献花感谢黄涂山、王清霜等恩师,敬师精神获得全场热烈掌声。

李荣烈为南投县草屯镇人,就读高中时因病休学一年,期间得知南投县工艺研究班(工艺中心前身)招生,于是报考并获录取,接受当时的班主任颜水龙及老师黄涂山教导竹艺,开启竹编工艺生涯。

另一影响李荣烈的关键人物是漆艺大师陈火庆,1984年,李荣烈自认在竹编技艺面临瓶颈,当时陈火庆的漆艺讲授,激发他进一步将竹编与漆艺结合,这项高难度的“篮胎漆器”技法,也成为李荣烈作品上的重要特色。

以“篮胎漆器”技法为特色的竹艺家李荣烈(右),荣获“2013年工艺成就奖”,1日在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由文化部常务次长许秋煌(左)颁发奖座。(中央社)

77岁的李荣烈,目前仍不辞辛劳至各地授课,在国、内外都可看到他孜孜不倦传承工艺的身影。

李荣烈认为,要完成优秀的竹编作品,就要从最基础的“劈竹子”开始,除了培养耐心外,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制作作品的竹材,学到不求人的扎实基础工。

对于获颁工艺成就奖,李荣烈开心之余,也表示今后仍要持续推广竹艺,将竹编工艺实实在在的传承下去。

作品以“篮胎漆器”技法为特色的竹艺家李荣烈,1日在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获颁“2013年工艺成就奖”。图为李荣烈与他的代表作“篮胎花器”。(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