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向大自然学习 永续设计友善地球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一群有志向大自然学习的民众,20日参加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生态城镇讲堂──“清气ㄟ世界”体验活动,在盐土坑及新故乡自然农园,学习大自然的模式设计农业、庭园及生活,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点。

由朴门理事长亚曼分享土壤养护及水资源运用的观念与作法后,民众在上午撩起裤管和衣袖,实际在何彦廷的农田学习厚土栽培法,下午则到纸教堂──新故乡自然农园,以废弃雨伞分组制作雨扑满。

“要记得给刚种下的农作物加油打气!”亚曼分享经验时表示,听起来像是玩笑话,但他教过的学员都觉得“有差喔”,以善念和植物互动、沟通后,收获率确实提高了很多。

有2年无毒及1年多有机栽培经验的青年农夫廖丞斌谈到,很喜欢厚土栽培的方式,但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实际体验,学习永续设计的理念后,让他今后更懂得善用自己和农友的资源,营造能永续经营的农场环境。

收集雨水 为后代着想

提供体验农田的何彦廷,很向往半农半教育工作的生活,他表示,4年劳心的科技业工作让他身体累坏了,现在转换跑道进入教育界,利用假日当农夫,学习友善地球的耕作方式,身心平衡后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南投很少缺水为何还要收集水资源?在分组制作雨扑满前,亚曼语重心长地表示,其实雨水收集是为以后的世代着想,就像印地安人做任何决定,都要先考虑7世代以后的子孙,何况台湾气候大改变,雨都已从基隆南下到宜兰了。

参加“清气ㄟ世界”体验活动的学员,以6把废弃雨伞向大树学习,完成水扑满后合影。(摄影:黄淑贞/大纪元)

下午下了一场及时雨,学员们向树学习,把6把废弃雨伞倒过来往上集水,再以水管连结到水缸,水扑满完成了,马上就能为自然农园的男厕提供辅助水源,6把集水伞成排吊在屋檐下,还成为一项美观的装置艺术。

73岁的吴永裕说,30年前就想在1甲多的农场上做永续经营,经过一天的体验,对亚曼的经验分享和指导非常认同,观念上也得到很多启发,向大自然学习的永续设计理念很不错。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