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指考 文史不分家 指考靠阅读决胜负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7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3日电)今年指考社会组科目,决胜负的难题,几乎都在考验“阅读力”。不仅国文重文本、历史重史料,连数乙都出现长篇资料判读,平时读“死书”的学生,很难拿到高分。

102学年度指考进入第三天,登场的都是社会组科目,历史科出现大量史料题,文字量大增,考验学生耐心读题、仔细判断分析,而不只是纯粹记忆。

例如单选第26题,考题提供太平天国起事时期,江苏巡抚、太平军东王杨秀清、英国驻华公使文翰3方的通信文本,请考生排列3封书信的先后顺序。这已不是拿史料当“幌子”,实则只需靠课本知识判断的题目,考生必须一一详读。而且更让人痛苦的是,3封信都是文言文。

西松高中历史老师吴芳芳表示,以往大家都觉得历史就是靠“背”,的确记忆力依然重要。把课本读熟,仍能拿到“基本题”的分数,但想得高分,就得靠“阅读力”。

吴芳芳认为,培养阅读力别无它法,只能多看多读,且涉猎范围必须跳脱教科书。她建议从课本上附的史料开始,不要觉得不重要、不会考。教师上课时开的书单、补充资料,也可以深入阅读。

吴芳芳认为,多看历史课外书,不仅能在历史拿高分,对国文科也大有助益,毕竟“文史不分家”。

中正高中历史老师许孝诚指出,以往历史是以教科书的知识为主,95课纲发布以后,逐渐有了转变,着重训练学生判读文本的能力。每一个文本都可能包含陈述事实、解释历史的部分,观点不一定和课本一致。

许孝诚建议,看完文本后,要多咀嚼思考,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例如时间顺序、地理位置等,都要在脑中有清晰的轮廓,而不只是片段零碎的知识。

今年指考国文科,也出现大量阅读测验题,补教老师罗及分析,政府推动十二年国教,国中教育会考、特色招生考试,题目都越来越重视阅读,身为台湾大型升学考试中难度最高的指考,自然不能例外。

罗及认为,现代资讯取得容易,透过考试引导教学,让学校着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向是正确的。不过他也建议大考中心,全国学生都必读的“40篇选文”,应该多出几题,让学生有所依循,也方便高中老师教学。

别以为只有国文、历史重阅读力,社会组的“数乙”科,近年也有考阅读的趋势。北一女中数学教师吴铭祥指出,今年有一则考题,题目就占了整整一张A4,不仅文字叙述长,还附上两张图表需一并参考。

吴铭祥认为,这类考题以后指考可能会经常出现,考验的是阅读判断能力,跟文组学生所需的技能息息相关,未来不论是念商科,或是往社会科学领域钻研,都需具备阅读文本、判读资料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