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甲骨文的故事 专访大师董作宾之子董敏

人气: 99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3年09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中华民国在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正统,延续了几千年的正体汉字。甲骨文大师董作宾的三子、名摄影家董敏日前接受记者专访表示,汉字的源头就是甲骨文,深入了解汉字的演进由来,自然而然可使血脉中的文化深化,进而对自身文化产生强大的信念和骄傲。

据统计全球使用正体汉字的人数约4千万,台湾即占了一半。董敏出版新书《甲骨文的故事》及《“万象”甲骨文诗画集》增订版,他希望能将古老的甲骨文“麦当劳”化,让八岁到八十八岁的人都能认识它、爱它。

甲骨文大师董作宾晚年于台北市青田街台大寓所前留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生同仁合影,在第三院工字楼前拍摄。1927年时,胡适自美留学归国三年,任教于北大,董作宾1923年在北大国学门为研究生,1927年任国学门干事,他一生尊称胡适为“老师”。(钟元翻摄/大纪元)

甲骨文大师董作宾(1895-1963)

甲骨文大师董作宾(1895-1963)曾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为中外知名的甲骨学权威,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考古的第一人,曾数度亲身参与民初的殷墟发掘,发现了大龟四版与贞人说,并将甲骨文分为五期、提出十个断代标准,建构殷历,以科学方法研究殷代的制度与地理,学术贡献卓著。

殷历谱是甲骨文大师董作宾从事甲骨文研究及实地发掘工作近20年研究所投入的心血结晶。胡适称赞他这部书真可以说是做到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境界,佩服。(钟元翻摄/大纪元)

董敏表示,甲骨文是他的父亲一生的最爱,这些史料对中国历史非常重要,是连孔子以至司马迁在写史记之时,都不知道有甲骨文的存在。董作宾当年实地在河南安阳进行考古的工作,1928年正因为他一句“甲骨文挖掘之确犹未尽”,才使当时的中研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下定决心,展开正式的甲骨文发掘工作。

安阳第1次发掘工作午餐图,董作宾(左弯腰者)正在分小米粥。(钟元翻摄/大纪元)

从中药材到国宝:甲骨文传奇现身

董敏说,光绪24年(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不幸罹患疟疾,王懿荣本身是有名的金石学家,对于古文字相当熟悉,他看到有一味中药叫作“龙骨”,他打开看药包内龙骨上面有奇怪的痕迹,像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文字,经过研究确定就是商代人用来占卜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王懿荣因为是第一位发现和收藏殷墟甲骨文的人,所以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第三次发掘到大龟四版,董作宾在这四版龟甲中,发现了商代有种负责占卜的特殊职业,他称这些人为“贞人”。图为大龟四版之二(钟元翻摄/大纪元)

“甲骨文被王懿荣发现后,成为热门的古董商品。”董敏说,古董商一度不愿意透露甲骨文真正出土的地点,经过学者明察暗访,终于确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也就是今天所知道的“殷墟”。

第9次发掘重大成就-发掘到叠在一起的大龟七版,此图为该龟甲的拓片。(钟元翻摄/大纪元)

1929年秋,董作宾撰写安阳第3次发掘报告及由发掘所得大龟四版创立贞人说,于北京北海公园培茶坞庵画轩书房中。(钟元翻摄/大纪元)

殷墟考古经历十五次发掘历程

董敏说,殷墟考古董作宾主持第一次的发掘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实际的考古经验,全凭着一股热忱和信念进行,这批首次经由科学发掘而问世的甲古,经过董作宾亲手摹写,收录在《新获卜辞》写本之中。第三次发掘到大龟四版,董作宾在这四版龟甲中,发现了商代有种负责占卜的特殊职业,他称这些人为“贞人”。

1936年安阳第13次发掘YH127坑甲骨堆土坑出土现场。(钟元翻摄/大纪元)

“第十三次考古队在小屯村北展开发掘,总共开了47坑,其中一坑是轰动国内外的YH127坑。”董敏说,这个窖穴储放的龟甲有一万多片,其中完整的龟甲有三百多版,加上其它坑所出甲骨,总共有一万七千多片,是殷墟甲骨文最大的一次发现。殷墟考古经历十五次的发掘,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考古人员被迫撤离才暂停考古历程。

国步方艰 风雨鸡鸣 中华儿女 自立更生 大同共进 鼓舞中兴 河山还我 文化宣扬。(钟元翻摄/大纪元)

商人占卜与天地神明沟通 甲骨文打开殷商历史的钥匙

商代人的卜与筮、龟与蓍,都是占卜的方法,卜龟就是指烧灼龟甲或兽骨,然后从龟甲或兽骨龟裂的兆痕来判断吉凶,至于筮蓍则是指利用蓍草的排列来判断吉凶。

1963年董作宾逝世时,蒋公亲题“绩学贻徽”横匾以示对学人的尊敬。此匾现存于南港胡适公园中的董作宾墓园后壁上,大陆学者们参观后,深受蒋公对学者的敬重表现而感动。(钟元翻摄/大纪元)

商人占卜与天地神明沟通,历代商王的占卜内容,包括和天文气候、战争、祭祀、收成、疾病、生子等相关的占卜内容。

1987年春,名摄影家董敏接到官邸游秘书的电话,请他到士林官邸拍照,进了客厅才知道为蒋夫人拍照,夫人有30多年没有拍“半身照”了,上一张官式半身照是在抗战时拍的。当年拍照时,蒋夫人已经85岁了,依然神采奕奕,显得自然高雅。(钟元翻摄/大纪元)

殷商时期的占卜,掌握文化的只有王室贵族和负责卜问的贞人们,这样的占卜除了表现对自然力量敬畏的仪式,甲骨文也是当时文化的传承和文献的记载方式,从解读甲骨文卜辞中,也可一窥当时先民生活的轨迹。

中国在远古时期就有年的概念。“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网路图片)

认识甲骨文

“人”在甲骨文构型很象一个鞠躬的人的侧影,寓意着人的谦和,要能够敬天惜命,感恩惜福,对他人要谦虚有礼等等。而且整个“人”字是直立状的,正可表示出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站立行走的动物,动物虽能行走却要靠“手脚”并用爬行,所以我们常说人是万物之灵。

甲骨文“风”字。(钟元翻摄/大纪元)

“风”在甲骨文构形的右侧符号是一个声符。上面的部分是凤冠,下面一大片是凤的长尾,经风一吹长尾翩翩。凤凰是种神鸟,御风遨翔于四海之外。

甲骨文大师董作宾三子、名摄影家董敏与其摄影作品合欢山环景合影。(摄影:钟元/大纪元)

[[15]]
甲骨文大师董作宾三子董敏出版新书《“万象”甲骨文诗画集》。(商周出版)

“圣”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有一个特别大的耳朵,表示要事事听得明白,才知道别人话中的真正涵义。旁边的“口”,表示要把话说得清楚,但可不容易有时说不定还“祸从口出”。“圣”就是必须具备“听得明白又能说得清楚”,是有很高境界的人。

(责任编辑:林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