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园地 1/24/2014

人气 2
标签:

童瑶 (Basking Ridge) : 不易居,处处宜
   --来美国十五周年有感

说来真是凑巧,在我来美国十五周年纪念日的深夜,我随意翻阅的,竟是亦舒的《不易居》。《不易居》讲的是一个(多个)从上海到加拿大的美丽坚强女子的漂流奋斗发展的故事,故事开始很阴晦,途现光明,最后似见无限希望和机会。年少时候读亦舒,内心有着各种向往,年过三十的今天,再读亦舒,心中荡着丝丝凄然和共鸣。亦舒还是那个亦舒,微微改变的,那一定是我自己。

说来也是矫情,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自问不是混混沌沌,基本顺顺利利,貌似开开心心,实则平平庸庸,自求安安定定,期盼心想事成。和每个我那个年代自费出国的留学生一样,我的日子实际没什么特别。年轻气盛,适应环境,攻克语言,拚命读书,玩命打工,盯着银行,赶着毕业,盼着工作,办了身份,成家立业。还记得那个时候,我见到每一个中国人,都感觉像亲人一样;打工的餐厅用鸡骨头熬出来的汤,美味滋补得似乎来自天堂;用还掌控不好的非母语写哲学,文学,美学,历史,法律论文,绞尽脑汁,结果被当作范文,那个高兴和自豪;在家从没做过饭的我,切胡萝卜,把左手无名指的肉和指甲一起切下一大块;平常省吃简用,期末考试期间,大家去吃最便宜的中国自助餐进补,吃到胃痛;为了赶快毕业,上两周的强化课,每天都有考试,期间不慎食物中毒,吐到昏厥,醒了依然要咬牙强撑,马上爬起来继续读书;上着五门课(三门课记为全勤),打着三份工,每天睡四个小时;找工作时,四处奔波,穿着高跟鞋和正装西服短裙,在黑人区迷路,还不敢下车问路;还没毕业,拿到三份工作的合同,眼泪止不住;感情瓶颈,思念父母,心神不宁;工作压力大,任务做不完,半夜回家掉眼泪;人生发展,何去何从…… 这些,现在,如果不是要去努力回忆,一起早已经如风般散去~~

说来很感恩,如我这样一个本没有任何雄心大志的小女子,被命运引导安排,远离父母亲人,异国他乡,语言不精,奋斗谋生,自得其乐,独立自信,安居立业,从不啃老,不让父母太担心,自问一直冷静自持,幸运顺利。世界之大,人之渺小,欲望之多,不说生活里,天天日日都充斥着改变和诱惑,也经常会有让我们患得患失的挑战。每个关口,每个选择,把握权衡,一念一行,生活的道路就可能不尽相同了。

说来很向往,如果不出国,有多少时间可以和父母亲人相处,共享天伦;可能不会出现在异国他乡,欧洲小镇古巷口,和妈妈当众挥泪道别的场景;不会出现爸爸住院,我隔山隔水的恨自己无用时的焦急和落泪;不会出现从小把我带大的奶奶过世,我却无法回国见最后一面的凄惨;不会有一遍遍读妈妈写来的信,放下电话发呆的时候;当然,我也万万不会练就请四十个人来家里吃饭,独自搞定二十个菜的本事;不会学到生了病自己按摩治疗减缓;不会学会精打细算;不会敢于和无良无知老板据理力争;不会有机会深度了解异域文化和风情,走万里路;不会交到那么多不同种族的朋友;不会有在异国他乡闯荡的那份自信和从容。

回望往昔,各种心情,各种滋味,只眨眼功夫;一切艰辛,努力,挣扎,得到,都是青春的收获。同时,自己业已成了青春风景的观望者。

不易居,人人都有烦恼,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世界是公平的,无论是柳暗花明,还是无处可逃,全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坚持。现今的世界,实际上,处处不易,处处易。搞定自己的心态,无论多苦多烦,依然可以不易居,处处宜(人/己)。
  
海贝 (Somerville):  这一年
  
十年前,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移民到美国。十年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年前,当自己拖着沉重的行李,含着泪挥着手向还在国内的亲人们道别的时候,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一刻是真正离开生活了20年的家乡——成都。坐在飞机上的16个小时,心情是复杂的。过往的生活像是电影一样浮现在脑海,与此同时,新的生活离我也越来越近。

下飞机的那一刻,第一感觉就是天好蓝,一路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美国。虽然略感疲惫,但是心情复杂、激动。由于亲人们早已在新泽西定居,所以我和妈妈决定住在离他们不太远的地方。

这一年里,我去了最繁华的国际都市纽约,满足的笑了。

这一年里,我在大学里结交了一些朋友,开心了许久。

这一年里,我也开始了半工半读生活,欢颜泪水尽显。

看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纽约,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原来生活的城市。爱上纽约,这里是国际大都市的代表,又是时尚界的领先者。

漫步在茫茫无边的大海边,海风的轻拂让我感到自在、悠闲。闭上眼,静静的躺在阳光下,金色的沙滩围绕四周,碧蓝的海水波浪起伏,我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美国不同的郡县都有很多小同大异的自然风景公园,一年四季都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有时候真的好希望国内也有像这样清静幽雅、风景别致的公园供人们户外活动。

生活像是五味汤,在享受这里的同时,自然也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过每一段历程。

“独在异乡为异客” 。虽然我不是背着包囊,自己到异国他乡的独行者,但是其中的一些感受,自己也略有感悟。

美国是移民大国,自己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青年,想到一个月前刚到这里,没有朋友的感觉的孤独,像是一颗苦心丸埋在心里。但是显而易见文化和生活都需要时间的推动慢慢融入,交朋友何尝不是一个道理?但是看看曾经和“发小”的照片,也未免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友谊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精神的寄托。同时我深切体会到朋友没有国界,只有自己的思想有界限。

走进美国的大学,感到欣喜,自己终于接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教育方式。“学海无涯苦作舟,奋飞还得读良书。” 良书的的定义不光只局限于自己国家的文化精华,同时也包含着不同区域的精华。所以才会有那么的留学生到他国学习,有无数的人才到不同的国家去进行技术专业交流。

很多年前,大陆流行一部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面说,纽约既是天堂也是地狱。美国是一个比较公平竞争的社会,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个付出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正是磨练人心智的必经之路。虽然到美国才一年,变化却很大。在家乡的衣食无忧到这里开始挑起家里的责任,这个过程让我成长了许多。其中有泪水、有欢笑也有辛酸,但是这种种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何尝不是今后成功人生的垫脚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颇有道理。路是自己拚搏出来的,在异国自己也能够拼出一条路来,那才算是“人才”。

这一年只是一年而已 ,在美国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每一段走过的路,回头看看都是一部回味无穷的电影,没有终结只有待续。

文/王纯(Highland Park): 饺子
  
过年过节吃饺子是家乡的习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过节时能吃上一顿肉饺子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我从小最喜欢吃的就是饺子。

做饺子是一件繁琐的事情,但是吃饺子时的幸福,使繁琐的事变成了愉快的事。母亲这时总是愉快的忙碌着。剁肉,切葱,洗罗卜、切萝卜、煮罗卜、捏罗卜、把菜肉放在盆子里,放盐、酱油、油、姜丝、五香粉,用手大力搅拌均匀,然后和面、擀皮,然后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包好的饺子整整齐齐的一排一排放在用高粱的茎做成的圆锅盖上。这时妈妈会让我去父亲那里要一个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了包有钱的饺子,谁就会有好运。包满了几大锅盖,妈妈就开始引火烧水,水开了,饺子放下去,要滚三次。香喷喷的饺子味飘满了院子。盛上两碗,摆在牌位前,先敬奉神灵祖先。父亲烧纸磕头,我在旁边迫不及待的等着。敬奉完毕,母亲又盛好了几大碗,父亲的,孩子们的。我往往被分配吃敬神灵的那一份,吃着碗里还飘着香纸灰的饺子,真是好香啊。这个时候母亲一边烧火继续煮,一边心满意足的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高声问着:咸不咸(意思是饺子馅调的味道好不好)?我们会齐声说,不咸,很好。吃完了一碗,母亲又煮好一锅,喊着大家,吃完了快来捞。又分给孩子们。有时会突然‘嘎崩’一声,谁吃到包钱币的那个饺子了,这时大家笑做一团。然后又煮,往往要煮两三锅。等到孩子们都说吃饱了,吃不下了,母亲还会劝,再捞一个,再捞两个。最后大家都不吃了,母亲才熄灭火,为自己盛上一大碗,坐在门口,慢慢品尝。母亲的眼睛被烟火熏出了眼泪,清鼻涕往外淌。母亲一边擦着鼻涕眼泪;一边评论著味道咸了还是淡了,心满意足的吃着。

后来我出去读书,每次放假回家,母亲也要张罗着包饺子给我吃。在母亲看来,我回来了就像过节日一般,要做我最喜欢吃的。母亲愉快的忙碌着,全部工序完毕,我就和母亲、姐姐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母亲还是等我们都吃饱了,才心满意足的慢慢品尝。

后来出来工作,自己也成了家,仍然喜欢吃饺子。也学着母亲的样子为孩子做饺子。市场买来现成的馅,现成的皮,包出来却没有母亲做出的那种香味。一回家,母亲问我想吃什么,我都说吃饺子,我真的喜欢吃母亲做的饺子,我知道母亲也喜欢吃饺子,平常却舍不得做来吃。母亲仍旧愉快的忙碌着每一道工序,即使有了煤气炉,母亲仍坚持用柴烧火煮饺子,母亲说地锅(在地上垒起的灶)煮出的饺子才好吃。吃饱了香喷喷的饺子,再看着母亲心满意足地坐在灶前,一边用围裙擦着被火熏红的眼睛;一边品尝饺子,评论著饺子的味道,我又回到小时候那温馨的感觉。

工作不久,我因为信仰,被非法关进劳教所。母亲七十多岁,千里迢迢坐火车来看我,下了火车她的腿都肿了。看到我被警察带出来,在警察监视下坐在小凳子上矮人一等和她说话,母亲泪流满面,坚持要把她坐的高凳子给我坐,警察不允许,说这是劳教所。母亲怎么也无法接受她最心疼最乖的小女儿怎么会成了罪犯。母亲走的时候,我只能隔着窗户目送,母亲一步一回头的看着关在牢笼里的女儿,掩面而泣。

两年后我从劳教所出来又被关进洗脑班。从洗脑班一出来我就赶回老家看母亲。母女相见相拥而泣。母亲没有说她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与压力,只是告诉我,在我被非法关押的两年多里,她不管吃什么,一想到女儿还被关在牢里,再好吃的东西也咽不下。这次母亲又做了饺子,可是她吃的很少。母亲说,吃东西咽不下。我想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带她去医院看看,检查的结果竟是食道癌。医生说是长期心理压抑所致。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也不敢告诉母亲,一个人偷偷的哭。医院很快安排母亲手术,手术时间很长,母亲醒来后疼痛难耐,我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折磨。母亲还没有出院,我必须返回单位上班。

一年后回来看母亲,母亲非常消瘦,皮包骨一样。因为经济不足,母亲手术后没有做进一步的治疗。手术后她的食道很窄,只能吃非常细碎的食物,还很容易被卡住,一旦被卡住,就要呕很久才能呕出来,然后才可以继续吃。所以母亲只能吃稀饭之类的食物。但看我回来了,母亲还是张罗着给我做饺子。这次母亲没有等到最后才吃,姐姐煮饺子,母亲和我一起吃的,还是那么好吃的饺子。看出来母亲也很喜欢吃,她才盛了五个饺子,小心翼翼的吃着。吃到第二个,母亲突然被卡住,她连忙跑出去呕吐,我跟着跑出去帮她拍背,她呕了很久才把卡到的饺子吐出来,之后就不敢再吃。我看着剩下的半碗饺子再也没有胃口。母亲很歉意,以为她的呕吐影响了大家的胃口。

这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家里包了饺子,当天晚上母亲去世。我没有在身边。姐姐告诉我,母亲走之前吃了一个饺子。

没有了母亲,再没有了做饺子吃饺子的温馨和快乐。再也看不到母亲揉着眼睛、心满意足的边吃边评论著饺子,我对吃饺子也没有了兴趣。

以此纪念母亲去世九周年。

相关新闻
新泽西州改进交通拦截法
继9月全球裁员后 ETS再度大裁员
新泽西窃贼作案新手段 瘫痪安全监控系统
新州简讯 警方执法 父母须为违反宵禁令子女受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