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博士过剩? 学者讽:根本不够

台大校长:博士不应只想谋教职 应进入企业带动研究 科技界:学校待太久易走不出去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继流浪教师人数暴增后,博士人才也将面临过剩问题。教育部长吴思华忧心,博士大多想进入学校任教,但只有少数可以取得教职,10年后流浪博士人数飙升,将是高教的另一项隐忧;不过学者却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问题出在“分布不均”,而非过剩,政府加强的方向,应是辅导博士转向产业界。

博士生竞逐工作机会,预计10年后,台湾的流浪博士会比流浪教师还多引起讨论。全台大专校院研发主管会议26日举行2天议程,此议题持续发酵,引发各界讨论。

教育部表示,早已意识到此问题,因此已拟定一些政策,鼓励博士毕业后可以进入产业工作。台大副校长陈良基则提到,台湾博士并没有过剩。他强调,许多年轻人听到博士过剩,甚至担忧到不敢去念博士,反而让学校招不到博士生。事实上,很多产业亟需博士人才。

台湾人才问题并不是在前段的教育,而是高阶人才的出海口不见了。陈良基说,“重点是要掌握住就业的生态系统”,针对市场供需培育人才。他说,“未来不是去预测的,而应是创造出来的”。政府若不做事,对现况不会有改变。

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建议,所有的博士生不能像以前一样,拿博士学位后只想谋教职,应思考进入企业界的可能性,多元发展,高阶人才可进入企业带动研究,以免路越走越窄。眼下台湾的薪资结构缺乏竞争力,出色人才很可能流失到国外,未来应思考该如何把人才留下。

课程需创新跟上潮流

上银科技执行副总林明尧表示,业界其实求才若渴,机械、电机相关科系毕业的学生大家抢着要,不过实际聘任之后,却发现有学用落差。他谈到,许多博士毕业之后不愿到产业界工作,是因为在学校太久而不敢进入业界,若学校能鼓励学生在学期间接一些产学合作的计划,未来就能和产业界顺利连结。

台北科技大学校长姚立德表示,学生能力的培育关键是在指导教授,但学校老师学的都是“昨日的科技”,因此学校必须提升老师的产业视野、竞争力,鼓励老师带领学生投入产业研发,让学生在校时就能习惯产学合作环境。他也认为,未来技术发展前景,例如智慧型机器人等,都是台湾原来就掌握的技术,但台湾想的却还是“明日黄花”的产品,台湾应该放眼未来,而因应新兴科技的发展,必须在课程、教学环境都要创新、改变。◇

责任编辑:吴明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