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正义(41):管鲍之交 演绎千古之“信”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小节小信)也,自经(上吊自杀)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在中国表示朋友之间彼此相知、深信不疑(的关系),人们常常会用“管鲍之交”来形容。“管鲍之交”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指齐相管仲,“鲍”指齐大夫鲍叔牙。《史记.管晏列传》中这样记载:

管仲(又名“夷吾”)青年时与鲍叔牙(又称“鲍叔”)交往密切,鲍叔因了解其有贤才。因家贫,管仲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不以为忤,始终善待之,而不事声张。后来,鲍叔与管仲分别服事齐公子“小白”与“纠”。

到了小白即齐候位时(即“齐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桓公请鲍叔牙做宰相,鲍叔却极力保荐管仲。桓公受之,拜管仲为齐相,因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后来回忆说,我贫穷时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总是多拿,鲍叔从不以为我贪,他知道我是因为贫穷的缘故。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非常不堪,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有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君主斥退,鲍叔不认为我无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败走,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后,我的同僚召忽为之殉难,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鲍叔牙对管仲是无条件地信任。那么个这个“信任”是怎么来的?我们还是先从“信”字中去找找线索吧。

信,表示的是两个字的含义:

其一,金文一形从人、口,用以人带口表示传带口头话语之意,即口信;金文二形将“口”改为“言”,表意更明确。古文一形分别承之大同。其二,古文二形从心、言,心亦声,表示认可而不疑其言之意,即相信、信任。篆文整合二义于金文二形整齐化。

也就是说,就“信”本字而言,所表示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如:

◎阳气极于上,阴信萌乎下。(西汉.扬雄《太玄.应》)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唐.李白《大堤曲》)

而“相信、信任”这类的含义,属于一种心理反应,故字本从心(古文二形),到小篆时混而为一了。如:

◎必诺之言,不足信也。(《管子.形势》)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鲍叔牙对管仲信任的“信”, 就是这个从心的 。是一种在不断的交往中,通过深入的言语沟通(字从“言”)而彼此了解,所产生的深深认可、信赖的情感。因为这种情感是真正走了心的,是基于对本质的认知,所以不可动摇。

如果,这种情感是产生于对神佛或圣贤之言的无限信服而景仰,则称为“信仰”。所以真正的信仰,也是不可动摇的。@*

点阅【汉字正义】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