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传产创新局 蛋糕毛巾拼观光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县 7日电)从传统毛巾制造业转为经营客制化服务,进而升级、深耕品牌,走向观光、文创服务业,毛巾业者林颖穗开创传产新局,用蛋糕毛巾吸引观光,创造情境行销。

云林虎尾是台湾毛巾生产重镇,2002年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市场开放后,大陆毛巾进入台湾,曾有毛巾王国名号的虎尾毛巾业者面临冲击,转型是生存唯一的路,经营30多年的兴隆毛巾率先成立观光工厂走出新局。

身为兴隆毛巾之子的林颖穗,2005年正是台湾毛巾业最萧条时,回到故乡和父母亲一起打拼。他说,从小就喜欢折毛巾,当初想到设计蛋糕毛巾,单纯是为了出清库存,偿还家里高达新台币3000多万元负债。

林颖穗说,会想到做蛋糕毛巾,是因为老婆聊天时一句话“毛巾绵绵像蛋糕”,触发灵感,于是上网查询发现欧洲、日本都有类似产品,但自己要做,就要做出自有造型。

林颖穗回忆,2005年第一个小圆蛋糕毛巾原型出炉,上网行销,走企业赠品路线,第一张订单是童装业者赠品,从此步上毛巾客制化服务之路,从原型出发至今,已经开发出200多种各式各样蛋糕毛巾。

在客制化毛巾经营路上,大猫熊团团、圆圆造型毛巾,在2007年到2008年之间创造热销。林颖穗自傲地说,“这不只是台湾第一个,还是全球第一”;而在毛巾折法、包装、量产工法不断改良下,推出新款 8吋蛋糕毛巾。

本着“为客人行销就是为自己行销”、了解客户赠品需求方向的理念,林颖穗和毛巾艺匠团队曾为电子业制造高尔夫巾,成为毛巾赠品市场另一个吸睛焦点。

兴隆毛巾走向客制化经营,逐渐打开知名度时,进而要走向观光工厂发展,却因为与父母亲经营传统毛巾工厂理念不同调,在2009年8月离开兴隆毛巾。林颖穗说,“打击相当大,又不愿放弃,为了个人也为了家族,想要更好的未来,但是下一步该往哪里”?

离开兴隆毛巾后,林颖穗到大陆“放空”一个月。在云南的半个月“每天忙着休息”,但也随身带了些蛋糕毛巾产品,去四川成都找朋友探市场,也到上海参观文创产业。

回到台湾后,拿出与老婆仅有积蓄新台币100万元再出发,2009年11月成立颖创公司,在虎尾经营蛋糕毛巾小铺,走创新品牌路线,强化毛巾造型的内涵、气质,从最开始只有他和另一名业务员开始打拼。

除了客制化路线,还开店,更不断改进毛巾折法,推出更多产品。林颖穗说,不只是经营文化观光工厂,目标是蛋糕毛巾城堡,结合文化、观光开辟新路,在小铺之外,还在台中一家百货公司设柜,藉蛋糕毛巾推广,吸引一般毛巾订单,扩大市场利基。

2012年9月出现新契机,下了中山高斗南交流道,刚进虎尾交通要道旁,一块300多坪土地要出租,林颖穗看机会来了,首度结合虎尾毛巾业者,成立蛋糕毛巾咖啡馆,他心目中的蛋糕毛巾城堡实现了。

展现欧洲城堡造型、有如童话世界、又是大人喝咖啡、欣赏艺文作品、购买毛巾产品的新天地,2013年11月诞生。林颖穗说,建筑原型图是梦想的具象,施工波折、投资额不够又多次增资等等煎熬都过了。

他指着屋顶上虎皮毛巾圆造型,这是“水塔”;介绍着馆内用剩余棉纱创作的透明步道,当中有造型毛巾呈现的云林农村景色;进门步上阶梯抬头望去,长8公尺、高2公尺提花毛巾墙,云林观光景点跃然眼前,是林颖穗另一项独一无二的骄傲。

林颖穗说,下一个阶段目标,是要规划台湾特有的、世界级的毛巾博物馆,完全不同于日本趋向于静态展示的毛巾美术馆,采取不同于体验行销的“情境行销”,让民众和各地观光客,在馆内享受不同类型产品的特色情境,更能感受毛巾历史与文化围绕身边,希望让世界看见台湾毛巾之光,更盼激发和传承“爱台湾”的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