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妻子高学历的婚姻不再危险

周慧心

人气 889

【大纪元2014年08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女博士的老公一定要是博士后?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妻子的学历如果比先生的高,这个家庭面临的离婚风险也高。但是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已经有所变化。

这篇题为《教育的性别差异逆转与离婚趋势》的研究发表在8月期的《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研究分析了从1950年到2009年间结为伴侣的美国夫妻的教育与婚姻情况。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社会学副教授克里斯汀•施瓦兹(Christine R. Schwartz)表示,现在的婚姻模式正在从男主外女主内,转变到更加平等的婚姻模式,她说:“我们也发现,那些拥有同等学历的夫妻,其离婚率比丈夫学历更高的夫妻要低。”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女性的大学完成率开始超过男性,此后,女性的教育优势开始持续地增长,从未有放缓的迹象。研究显示,2005年到 2009年结婚的夫妻中,超过60%的婚姻都是女性教育水平高于男性,而在50年代早期,比例只有35%。90年代以后结婚的夫妻中,妻子的教育优势不再和离婚的风险存在相关性。

研究人员发现2000年到2004年结婚的夫妻当中,拥有同等学历夫妻的离婚率比丈夫拥有更高学历夫妻的离婚率低三分之一。通过对比,在上世纪50年代结婚的夫妻中,同等学历夫妻的离婚率和丈夫拥有更高学历的夫妻的离婚率,几乎是相等的。

针对教育水平相同的夫妻,比那些丈夫学历更高的夫妻婚姻关系更加稳定的情况,施瓦兹说,这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她说,“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相信平等婚姻——即使他们并不总是在实际中遵守它。”

婚姻不讲“论证”而讲“爱”

一直以来,高学历女性不肯“屈”嫁,男性不敢“妄”娶的情况,在华人社会里非常普遍。在英文里女士成为Miss,男士称为Mister,而博士,不分男女都称为Doctor。因此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世界上有三种人,一是男人,二是女人,三是女博士”,把女博士归为第三类。

一位至今找不到“婆家”的女博士难以表达内心的矛盾,她说:“许多女博士和我一样,我们有天生的完美主义倾向,这不仅体现在学术追求,还影响着我们的恋爱观。但我明明知道:爱情是不需要这些的。”

在《ELLE》杂志“恋爱学分Q&A”专栏中,情商心理专家张怡筠博士帮助一位女博士分析她与先生之间的矛盾。

女博士在一所高校任教师,博士毕业后事业顺利。一年前与一个长相学识都一般的男性结婚。她自述:“因为身份有一点点差异,因此我们之间的交往是他让我多一些,有时我也会有一点点骄横。唯独他生气的时候,就会变得异常冷漠,想尽一切办法避开我甚至干脆消失。有一天我发现,他竟然暗地里和一个女孩保持着很密切的短信和电话来往……”

针对这位女博士的困惑,张怡筠博士回复说:要娶个女博士,那一定是个非凡的男人。她分析说,博士做惯学术研究,逻辑强,在婚姻中习惯“论证”,却忘了感情是没有对错的。一个做老师的,习惯了执教鞭站在讲台上,回到家,也难免对着另一半指点迷津。她建议女博士作为妻子要体谅先生,“更重要的是,别忘了要多鼓励他,多亏了先生拥有十足的自信,才能让你这个喜欢念书的女人感受到婚姻的幸褔,爱对方才能让自己幸福。”

学历只说明学业、课题研究上的成绩受到肯定,并不代表做人的成功。做为女人,同样要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个母亲在女儿婚礼上的“名言”:“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更不是算账的地方,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双方要宽容和忍让;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结合,首先要尊重对方。”

全球十大最科技女强人之一的安吉拉•阿伦德茨(Angela Ahrendts)是苹果资深副总裁。作为零售女强人,阿伦德茨不仅仅是CEO,她还是太太和母亲。在这三个角色中,阿伦德茨转换自如、游刃有余。工作之余,阿伦德茨每周只允许自己一天晚上外出,如遇出差工作,周五前一定赶回家。曾经为了陪三个孩子,阿伦德茨毅然放弃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机会。

阿伦德茨坦言:“巴宝莉有许多上班族母亲,我努力成为她们的榜样,提醒她们履行做母亲的责任。我认为,失职的母亲与妻子不配成为优秀的执行总监。”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压抑愤怒情绪?当心孩子变成小暴君(下)
压抑愤怒情绪?当心孩子变成小暴君(上)
“你怎么了?”用同理心聆听孩子的情绪(3)
“你怎么了?”用同理心聆听孩子的情绪(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