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人士:中共财政强刺激即将开启

人气 6128
标签:

【大纪元2015年11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11月6日,沪指连续第三天上涨,大陆财经分析人士刘晓博认为,这是受到一条重要财经消息的影响,中共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暗示“3%的赤字率红线”和“60%的负债率红线”需要调整,刘晓博表示应该是向上突破,当局一轮新的财政强刺激将全面展开。

中共即将展开财政强刺激

刘晓博在11月6日搜狐的博客中表示,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财新峰会”上称,要反思“3%的赤字率红线”和“60%的负债率红线”是不是绝对科学的标准,这些观念的僵化并不利于改革,要在实践中调整。

3%的赤字率红线是指一个国家年度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3%,超过了就意味着赤字率偏高,有风险。按照西方通行的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和不应该超过GDP的60%,如果超过,就有债务偏高的风险。

中共财政部长楼继伟透露,2015年的预算赤字率实际上是2.7%。

据悉,中共中央政府负债率到二季度末是9.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目前的规模是10.3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大约是15.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表示,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务率是45%。如果属实,加上中央政府15%左右的债务率,中共各级政府的实际债务率刚好达到了60%。

今年10月23日,李克强在中央党校做经济形势报告的时候表示,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就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相对较大的优势,合理运用降准、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就在李克强讲话几个小时之后央行就宣布了新一轮“双降”(降息、降准)。

刘晓博分析道,“用好财政政策空间相对较大的优势”怎么体现?按照朱光耀说的“3%的赤字率红线”和“60%的负债率红线”需要调整,就应该是向上突破,突破3%和60%的红线。

刘晓博表示,一轮新的财政强刺激将全面展开:赤字率会有所上升,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会扩大。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中国的投资主体是各级政府、国企),通过财政发力比通过货币政策放水也许短期效率更高(长期看未必)。这就是QE,也会带来M2增速的提高。这些消息对于股市和楼市来讲都是“利好”消息,估计年底之前央行很有可能还有一次降息。明年1月或者2月,还会有一次降息。

刘晓博对此也表示了担忧,在低利率和财政强刺激作用下,已经充满泡沫的中国资产价格会在人民币计价模式下继续膨胀。希望在刺激政策加码的同时,改革也能如期加码。否则,新一轮刺激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负债率的再度飙升。而中国的整体负债率已经高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中国进入负利率

10月23日央行宣布降息,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而9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却是1.6%,倒挂了0.1个百分点。8月份也同样出现了倒挂,当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还是1.75%,但CPI涨幅是2%。数据显示存在银行的钱,存款利率跑不赢CPI了。民众把钱放银行赶不上物价涨速,只会愈存愈少。按大陆当前利率,存款1万元,1年后本息收入是1万175元。物价若维持2%的涨速,今天1万元可买到的商品1年后需要1万200元,等于钱存银行1年净亏25元。

IMF警告中国债务过高

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新兴市场国家中有多达3万亿美元的过度举债,中国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局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降低企业债务。

据彭博社10月8日报导,大陆现在债券价格升至六年高点,债券发行量也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债券市场规模达到了42.1万亿元。兴业证券和华创证券都发出了这种升势难以为继的警告。德国商业银行认为中国债市年底崩盘概率已经接近20%。

报导认为债券市场如今已经出现了四个月前引发股市暴跌的相同的危险迹象:过高的估值、急速飙升的投资杠杆率以及持续下滑的公司利润。平安证券表示,投资者利用债市杠杆扩大回报之举加大了债券价格出现螺旋式下跌的风险。报导称在经济低迷、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未来股市、汇率等影响债市的因素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债市风险可能会马上暴露。#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零售商销售额增长 财政刺激计划见成效
财政刺激和低利率使澳洲新建住宅销售上涨
陆克文: 澳财政刺激需紧收 保障未来人口老龄化
澳洲财政刺激项目运行滞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