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月零售急跌15% 沙士(非典)后最差

人气 2

【大纪元2015年03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真香港报道)大陆游客增幅放缓,令香港零售业进一步收缩。政府统计处昨日(3日)公布1月份香港零售数据,总销货价值为466亿元,按年下跌14.6%,远差过市场估计的跌4.5%,亦为2003年4月沙士疫情以来最差的表现。业界担忧零售业陷入寒冬,或出现裁员潮或倒闭潮。

当中不同货品种类中,杂项耐用消费品跌幅最劲,按年跌44.1%,杂项耐用消费品泛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珠宝首饰、黄金类产品销售按年跌21.4%。

政府发言人指,1月零售业销售录得显着跌幅,部分原因是去年和今年的中国新年在不同月份出现,要把1月和2月的零售业数据合并分析,才能更好了解趋势。展望未来,零售业销售短期内的表现,仍视乎劳工市场的情况及访港旅游业的增长。

访港大陆客放缓打击零售

今次是03年4月以来零售业表现最差,当年沙士期间,零售按年跌幅为15.2%。其后当局开放自由行,香港零售业在近十年来不断发展,但去年开始遭遇寒冬。去年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同比减少0.2%,是11年以来首跌,去年12月跌3.9%。

对于1月跌幅再扩大至14.6%,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指,1、2月合并会比较公平,但指2月升幅要达19.7%,才能和去年持平,承认机会渺茫。

今年1月大陆访港客达560万人次,升2.8%,大陆访港客升3.3%,但个人游跌2.4%,而去年同期访港大陆客升幅23.3%,个人游升24.4%。她分析,大陆游客升幅放缓和内地旅客消费模式转变,是打击零售业其中一个原因,加上近来多个地区的货币贬值,汇率因素也让更多内地游客选择去日本等地区旅游,使香港客源流失。

忧现结业或裁员潮

另外,麦瑞琼认为近来反水货示威事件冲击零售业,如上周末的元朗抗议事件中,部分零售铺要关门,至少减少三至五成生意,直言零售业对此感到无奈,这亦对他们的经营环境不公平。她亦指如果一签多行转为一签一行,将对零售业影响更加大。

麦瑞琼指,街上见到多了一些空置的铺位,可见零售不景,商家承受力转弱。她担忧业界会出现结业潮或裁员潮,“如果今年头几个月都是负增长,都很大危机,是否零售商会倒闭?是否中小企会倒闭?挑战性很高。”

作为化妆业零售指标之一的莎莎国际公布,在2月19日至25日的中国新年期间,香港及澳门的零售销售,较去年同期下跌10%,表现较集团预期逊色,期间同店销售下跌7%。

莎莎新年销售跌一成

集团表示,虽然入境处公布新年期间访港内地旅客录得跌幅,集团内地客交易量仍上升5%,但每宗交易平均金额则下跌15%,令整体内地客销售总额下跌11%,反映中国新年假期及黄金周效应已经淡化。

集团又指,去年中国新年在1月份,而今年则在2月份,销售旺季延长,所以1月及2月的整体零售表现得以受惠,集团港澳地区在1月至2月的零售销售上升3%,同店销售增长7%,当中内地客销售总额上升6%,交易宗数增加23%,不过,每宗交易平均金额则下跌14%。

责任编缉:何嘉林

相关新闻
陆客涌香港 酒店房价暴涨每晚1.8万港币
组图:大陆游客新年抢看香港《大纪元时报》
香港各界论十年自由行 陆客不满被歧视
五一假期 大陆访港澳人数罕有大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