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大新疗法中风复发率降至14%

人气 141

【大纪元2015年05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心仪香港报导)中大医学院研究以严格药物治疗,控制中风患者包括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水平的风险因素,发现九成病人的血管闭塞情况没有加重、甚至出现明显好转,并将复发率降至一成。

中风是全球第三大致命原因,香港每年有超过二万中风病人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当中3千人因中风死亡。中风是引致成人残障的其中一个主要成因,患者会语言障碍、半身瘫痪,失去自我照顾能力。颅内血管粥样硬化是亚洲人患上缺血性中风的最普遍成因,病人一年内复发率可高于20%,显示沿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有欠理想。

中大医学院脑神经科于2006年至2013年间,挑选50位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中风患者参与研究,平均年龄63.4岁。参加者在第一个月使用抗血小板凝结药物,之后11个月减少至一种药物治疗,配合严格控制风险因素,包括戒烟、控制蛋白胆固醇、血糖、血压。

结果显示,新治疗方式令中风复发率由23%降至14%。经过一年的临床及血管造影跟进,更发现九成参加者的脑血管硬化闭塞没有加重,或有出现显着好转。研究结果已于国际脑神经科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 2015年3月号发表。

本是从事木工工作的67岁卢先生5年前身体开始出现短暂麻痹的现象,之后情况变得频密于是到医院求医,他当时没有意识是中风,之后接受治疗并参与严格药物控制的疗程。他说效果相当好,药物没有令他感到有副作用,虽然他是属于一年内复发的病人,但很快再治疗恢复正常。他刚开始知道自己有中风很担心,饮食方面特别注意,每天头脑都记着吃了多少卡路里,几乎没在外面吃饭了。不过饮食控制好,什么都可以吃,也忘了计算卡路里。

名誉临床助理教授苏蔼欣医生表示卢先生是右边身体麻痹,主要是因为脑左边的一条动脉79%闭塞,治疗后血管硬化狭窄降至58%。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利国伟脑神经学副教授梁慧康医生(左)及名誉临床助理教授苏蔼欣医生。(林心仪∕大纪元)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利国伟脑神经学副教授梁慧康医生强调中风病人要长期保持警觉性,不能3分钟热度,因为中风脑细胞受创不会再生,可能一生都要躺在床上。他又解释今次使用双药物控制中风仅在头一月,是担心长时间使用会增加病人内出血的风险,不过未来有机会将会研究增长时间的可能性。

责任编缉:文卿

相关新闻
亚洲首宗胃瘫者 植入胃起搏器后痊愈
天冷小心脑中风 抢救黄金3小时
澳洲首创世界中风新疗法 减少致残率70%
香港中大研究:抑郁兼梦游脑退化先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