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社会企业 登上世界舞台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中央社米兰29日专电)台湾去年首次参与“社会企业世界论坛”,今年则大阵仗有80人来到米兰与会。带队的政务委员冯燕表示,这让世界看见台湾蓬勃发展的社会企业,同时也是交流经验的良机。

第8届“社会企业世界论坛”(SEWF)7月1日到3日将在米兰举办。台湾与会代表由冯燕领队,卫生福利部、经济部、劳动部、教育部和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等部会派员随行。此外还有多位社会企业人士参与,除了观摩其他国家,也将发表演讲,分享台湾经验。

由于台湾积极参与,会议的即时口译,也加入中文服务。

冯燕向中央社记者表示,一切缘起于去年在首尔举办的“社会企业世界论坛”,她结识了来自苏格兰、创办社企世界论坛的希金斯(Gerry Higgins),两人相谈甚欢。

希金斯今年年初访台,留下深刻印象,立即邀请冯燕等人参与今年在米兰举办的论坛。

冯燕表示,此行首要目标是,让同行的台湾社会企业家得到更多更新的资料和创意,彼此交流,认识更多朋友。其次,也希望多观摩其他国家的经验,理解政府可以扮演的角色。最后,则是希望各国能看到台湾在社会企业的努力和发展。

她说,2014是台湾社会企业元年,目前的发展模式是先行政,后立法,以政策工具鼓励发展,透过协助筹措资金、建平台、育成中心和修调法规推动。必须由13个部会合作,但在先行阶段,则由劳动部、卫福部、经济部、教育部和农委会率先投入。

社会企业是以商业的手法解决社会问题,但可能会面临法规的限制,例如公司法开宗明义写着“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与社会企业矛盾。

冯燕解释,台湾社会企业的界定有3个条件,首先是要解决社会问题、每年发表公益报告,而盈余至少有30%是用在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上。政府则不界定何谓社会问题,认证机制也会由民间推动。

根据统计,在永续经营的规范下,台湾企业每年有新台币100亿元应投入企业社会责任,但目前实际使用方式不明确,未来可以引导也加入投资社会企业。

冯燕说,台湾充满创意和活力,但欧洲毕竟是社会企业的先行者,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这次的论坛应可提供许多宝贵经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