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皮鞭了宿缘

作者: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3258
【字号】    
   标签: tags: , ,

姚广孝(1335~1419年)是明朝的资善大夫(正二品)。他在担任钦差大臣,抵达苏州赈灾时,苏、松、嘉、湖、杭五府,刚刚遭受了一场大水灾,农作物都被洪水损坏,许多百姓没有食物可以吃。

姚广孝见此惨景,非常痛心。他不顾自己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天天冒着炎炎夏日,不停地奔走于灾区各地。他督促各地官府开仓发米,帮百姓渡过难关;同时,还要同地方官员,核计减免赋税。

对那些清正廉明,如实报灾并认真赈济的地方官,他都给予大力表彰和坚决支持;而对一些贪官污吏,则给予严厉惩处。此间,姚广孝曾下令将数以万计的粮食,分赈给了乡民,而自己却常常只吃随身带着的干粮。

有一天,姚广孝微服私访独自外出,路过寒山寺实在太累了,就坐在寺外小亭子里吃起干粮来。

恰在这时,一位姓曹的县丞从此经过,见这个老和尚(他是和尚出身,当时穿的是僧衣)看到自己的大轿,不但不回避还若无其事地吃着玉米饼子,顿时大怒,即令左右衙役,将他拿下打了二十皮鞭,投进县狱。姚广孝任其摆布,并不分辩。

第二天,吏员们发现钦差大臣姚广孝一夜未归,急急忙忙,四处寻找,才在狱中找到了他。那曹县丞得知后,吓得屁滚尿流,其他地方官也都浑身颤抖。他们纷纷前来请罪,等候发落。

姚广孝见此情势,让人拿来笔墨,在纸上写了几句话,交给了官员们。大家一看原来是一首诗:

敕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
无端撞上曹县尹,二十皮鞭了宿缘。

大家这才知道:姚广孝大人大度,没有计较这件事。姚广孝对曹县丞讲:“野僧路边吃饭碍汝何事?为官之人不可仗势欺民,行恶多了要遭报应的!”曹县丞叩头如捣蒜,一再表示痛改前非;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声称要牢记钦差大臣的教诲。#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的一生该有多少财物,皆是命定,不能贪求....
  • 元朝时,广南有个太守叫做章大修。他看到一位姓陆的库吏很有钱,又有个漂亮的女儿,心里便开始打如意算盘:他想......
  • 这个地方盛产西瓜,但是,魏国和楚国虽然只有一线之隔,两地西瓜的产量却差很多.............
  • 真武大帝的事迹和传说,在历朝历代显现的神迹,令后世无限敬仰和尊崇。在浑浑噩噩的世俗,他的传说能抚慰慕道者的心,让浮华的心依附在寂静、伟岸的高山之上,静静地聆听淡泊的世外之声。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经年过三十还没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长相面术。有一天见到王某,其姑父面露忧愁之色,对他说:“你到十月应该有大难,不能够逃脱,怎么办呢?”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根据《玉壶野史》卷一记载,曹彬满周岁时,曹家举行了庆生宴会。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摆在宴席上。众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么呢?
  • 故事中的渔民救人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既帮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个人积了很大阴德。自从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渔民就再也不打鱼了。而渔民也得到了福报,在神佛的护佑下,不管灾年丰年,他家的庄稼年年丰收,家中事事顺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 《寿康宝鉴》里记载的一个因果故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蓝润玉的行为,在现代人眼里,不仅不算啥错误,很可能还会被人以“痴情”“追求爱情”等来看待,会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恋”及“美好回忆”。可是,他的行为却遭到了天谴恶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