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续抵制陈佐洱“去殖民化”论

人气 110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9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潘在殊香港报导)中共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前日批评香港未依法“去殖民化”引发各界一片哗然,包括港府高官和建制派人士对此普遍不认同。陈佐洱昨日补充,“去殖民化”主要是纠正跟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有抵触的事,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对此均有保留,泛民则批评他有意挑起事端。

陈佐洱解释耐人寻味

陈佐洱出席教联会一个活动时,再就“去殖民化”进行解释,称97后一些重要领域,如在处理香港和国家之间的定位和互动发展出现问题,以至没有依法积极地“去殖民化”,还带来了“去中国化”的问题,这方面不涵盖所有回归前的事物,例如廉政公署等发挥好作用的方面应该延续下去和发扬光大,主要跟国家主权有关;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进行‘去殖民化’就是其中一项实施《基本法》的重要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想在新时代的中国香港特区的政治架构里的重要人物,那些VIP们,尤其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至于应根据哪条法例来“去殖民化”,陈佐洱认为是本地立法和执法的问题,由他作出阐述并不合适。

此外,陈又以中共的宣传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歌词为例,称港人应以自己是“香港永久居民之间的中国公民”感到自豪,香港不能出现“去中国化”,本土与本国不可分离。《我的祖国》带有反美因素,钢琴家朗朗曾经因在2011年中共主席胡锦涛访美时,在白宫国宴上为胡锦涛和奥巴马演奏这首曲子引发国际风波,陈佐洱在习近平即将访美之际吹捧这首歌曲,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建制泛民不认同陈佐洱解释

对于陈佐洱的解释,昨日出席一公开活动的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直言,陈在港澳事务没有什么功绩,不能视为中央对香港的意见。他又说,不认为有“眷恋殖民地”妨碍“一国两制”这问题。他指,香港在英国人管治下取得不少成绩,如留下法治等优越的社会制度,是令香港成功的重要因素,认为应珍惜香港这些长期发展的经验和制度,但在保留两制优越的同时,亦要尊重一国和认识国民身份,只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一国两制就有保证。

他重申社会上挥动龙狮旗的人只占少数,不代表香港主流民意,“其中一些更可能不知自己在说什么”,故应面向绝大多数市民,他认同前日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所言,认为对此不用担心。

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被问到陈佐洱批评港府未有“依法”实施去殖民地化有何法律根据时强调,“去殖民化”其实从法律的角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依据《基本法》的条文办事,又说九七后,立法会通过的法例,每一次也会审视和《基本法》有否冲突。

公民党党魁梁家杰在电台中强调,本港法律已经经历过“去殖民化”,如法例条文中“港督”改为“行政长官”,“港督会同行政局” 改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等,提醒陈佐洱不要以为香港人很容易受骗。

他又质疑,陈佐洱是否认为若“去殖化”便不会有本土民主前线黄台仰这类不认自己是“中国人”的人,直言这想法不合逻辑。“因为黄台仰是1997回归前几年出生,没怎么受过殖民地“荼毒”,反而我这些“港英余孽”会认自己是“中国人”。

泛民召集人何秀兰则强调,很多港人反而担心的是大陆的殖民化。“我们反而担心,在九七之后,大陆贪腐的风气、官场作风漫延到香港,香港的管治越来越歪离程序,普通的市民因没有民主选举,仍然得不到一个平等的权力,有不少的状况和以前殖民地统治差不多。”

立法会议员谢伟俊也在电台中谈及陈佐洱言论时表示,大陆官员说话习惯“点到即止”,“作为法律或政治论述就非常失败”。他称,自己都搞不清楚陈佐洱言论的前文后理,又说,香港有作为中西荟萃的优点,太急剧去什么化,会令香港失去优势。◇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陈佐洱指港财政赤字不能控制非好事
陈佐洱:立会悼念赵违《基本法》
陈佐洱到湘西慰问港志愿者
陈佐洱:香港七一争普选游行不必大惊小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