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告老板”经历——专访华文媒体前员工

人气 273

【大纪元2016年03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绣惠洛杉矶报导)2004年由员工发起控告《世界日报》洛杉矶分社违反美国劳工法的集体诉讼案以“和解”告终,《世界日报》同意支付780万美元。这是亚裔在美国因被拖欠工资所获得最高额金额。参与提告的主要诉讼人王联懿表示:“不满意,勉强接送。”

《世界日报》洛杉矶分社员工状告资方违反劳工法,经过十几年的法律战,双方近日达成78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图为原告代表王联懿获得众人掌声致敬。(刘菲/大纪元)
《世界日报》洛杉矶分社员工状告资方违反劳工法,经过十几年的法律战,双方近日达成78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图为原告代表王联懿获得众人掌声致敬。(刘菲/大纪元)
IMG_1370
王联懿在UCLA劳工中心(Labor Center)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后排左起为:原告律师瑞尼克(Randy Renick),亚美公义促进中心执行总裁郭志明,国会议员赵美心和UCLA劳工中心主任黄道权(Kent Wong)。(刘菲/大纪元)

“和解”之路:劳资诉讼12年

这场缠讼十几年的劳资纠纷以“和解”告终,《世界日报》法律部门经理高先生表示,多年下来,我方也曾胜诉,但每次判决后又不断的回到原点,所以报社决定以“和解金”停止耗时日久的官司,“和解”证明,《世界日报》员工长期忍受不公平待遇的指控并不成立,官司和解了,一切指控撤销。

对《世界日报》的这一说法,王联懿回应:“赢的人还需要一次次上诉吗?”

2000年10月,《世界日报》提出薪资改革,要求员工减薪,要每个人同意“At-will employment”,明目张胆的让员工签署放弃自己权益,报社可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随时解聘员工。

当时,王联懿等人决定组织工会,加入美国传播工会 (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 CWA)代表员工签合约、保障劳工。一开始有95%员工同意组织工会自保,2001年3月投票通过工会成立,但报社却提出工会成立无效,随之而来的就是劳资双方就工会组成拉锯,公司聘请伯克集团(Burk Group)顾问公司,教导资方如何透过各种方式打压、分化员工的团体协商与结社,最后工会组织失败。

2004年,王联懿与约200人提出集体诉讼,控告《世界日报》违反劳工法;2007年1月,陪审团裁定《世界日报》违反劳工法,需赔偿员工及支付律师费。

但《世界日报》持续上诉到底,直至最高法院驳回到原来的承审法官。2013年,承审法官再度判员工胜诉;2014年,第九巡回法庭按惯例问双方是否愿意和解,双方决定和解,《世界日报》愿意支付780万美元和解金。

回顾诉讼过程,王联懿说在这十几年诉讼过程中,双方至少就曾谈过四次和解,不过前几次报社都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提出和解金额很低,这次和解的金额是仲裁官所提出的数目。

王联懿说:“我其实不想和解,但在律师建议下,衡量集体利益,只好选择和解。”

我是一个人:争取华人工作权益

此集体诉讼案被视为亚裔美国人争取劳工权益的典范。当年在报社发起工会、提出诉讼,因而“被辞职”的王联懿笑说:真是迟来的正义。

王联懿1987年开始任职于《世界日报》,直至2005被通知转做翻译,因而自动离职,她总共当了18年记者,主跑洛杉矶市议会、警察局到中国城(唐人街),还有所有台湾人社团和越缅寮社区。这样的工作量却没有获得同等的报酬。

王联懿回忆,1987年到美国工作,每周上六天班,配合台湾的工作制度,直到台湾推行周休二日以后,才开始上五天班。她表示,每天工作量要求两千字,还不能 是一条新闻,至少要两、三条新闻,还不能漏新闻,就算一天工作很累了,发生突发事件,二话不说,还是要出门跑新闻。王联懿感叹,美国华人记者少、地方广 大,报社不愿意投资,只好让记者不断奔波。

公司最大利益化于管理层,剥夺员工权益。除记者之外,业务人员也被苛刻薪资。举例而言,若广告客户支票没有兑现,这笔钱就要销售自己想办法填上。在美国正规公司,可以发律师信、找讨债公司,要求降低对方信用。但《世界日报》却要求销售人员处理解决这类的问题

在美国,有许多华人有同样的遭遇,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美国法律规定,办公室人员,两个半小时就有一次休息,每五个钟头,就会有一个小时用餐时间。

2007 年,陪审团判了《世界日报》违反劳工法后,洛杉矶华文媒体也开始重视劳方权益。王联懿回忆:“官司判决后,《星岛日报》最先给记者加班费,他们有三个记者打电 话感谢我;洛杉矶华文频道也因为我们的官司受惠,员工薪水和工时受到保障;《世界日报》5个月后,也开始拨给记者加班费,不再苛刻业务薪水,也开始给工厂 员工加班费和休息、用餐时间。”
王联懿认为,既然我们在美国,就应该理解美国法律,就像马丁‧路德‧金所说:“我是一个人”(I’m a man),我们每个人都有争取自己权益的自由,但很多华人不懂。

计划:提供亚裔工人法律咨询

王联懿为此官司奋斗了十几年,在华人中很少见。她说:“很多人都淡忘了这件事,就觉得让它过去了,但我不会让它过去,一定要坚持到底。”

王联懿表示,这场员工的诉讼案获得不少支持,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劳工中心(Labor Center)、蒙市议员还有亚美公义促进中心都给予他们很多协助。

根据和解协议,780万美元除补偿200多名参加集体诉讼的前任及现任员工外,还包括支付360万美元律师费。凡是于2000年3月至2005年7月期间在《世界日报》供职的员工,以职位、年资长短来获得补偿,每人金额不等。

王 联懿说,因这场法律战旷日持久,有些人早已失联,这些无法投递的补偿款,他们将捐助给UCLA、洛约拉法学院(Loyola Law School)和南加州大学古尔德法学院(USC Gould School of Law)学生组成的法律咨询团队,利用这笔10万美元的经费来协助亚裔工人获得免费法律援助。这个法律咨询计划将会由UCLA劳工中心主任黄道权 (Kent Wong)负责组织、整合三所法律系学生,提供亚裔工人法律咨询。

王联懿表示,这只是一个计划,以期让更多新移民了解自己的权益,也促使雇主能尊重员工的权益。这些法律系学生将提共亚裔工人咨询,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如性别、年龄的歧视,还有超时工作等诸多华人们多年来敢怒不敢言的秘密。

王联懿说:“尽管计划经费不多,但可以办多少次就办多少次。自己权力自己争取,很辛苦,但没有办法。”

责任编辑:孟灵雨

相关新闻
美国税局新举措堵税收漏洞 价值500亿美元
【神韵早期节目】大汉风(2013年制作)
拜登料宣布大赦 数十万非法移民将获合法身份
南加州多地爆野火 火势持续蔓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