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动荡 中共错失杀死“僵尸企业”机会

人气 2734

【大纪元2016年04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报导)大陆违约的浪潮通常是深度清算的开始,此时,薄弱企业将被清除,过度负债将被暴露。但是最近中国发生的一系列违约似乎仅仅局限于北京认为不重要的企业,而那些濒危的大型国企仍然受到当局的保护。

不同等对待 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公开发行债券违约的公司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违约数字。尽管北京承诺让“僵尸企业”消失,但是不是每家企业都被同等对待。

如东北特钢集团和淄博宏达等小公司眼睁睁错过还款日期,而没有等到一丝救援。

然而,国企中钢集团的债券就至少五次被延长赎回期限。中共拯救摇摇欲坠的大型国企的风险在于,中国的重组过程无法区分一家公司应该倒闭,还是仅仅需要修复资产负债表、然后继续运营。

雪上加霜的一个政策是,中共允许银行用债务换股权。中国华融能源在三月末批准将27亿美元债务转化为90%的公司股权,这可能只是将该公司的清算日推迟到将来。

不允许僵尸企业平等的倒闭意味着投资者无法区分真实的风险和风险的错觉。去年中国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跌,国内投资者似乎对区分好公司和坏公司不感兴趣。

过去几个月,尽管违约潮袭来,但是优质和劣质债券之间的收益率差额仅仅拉大了一点点。

中国公司资产负债平衡表将继续受到考验。违约将继续。但是只要中共对债务清理三心二意,它将错失杀死僵尸企业的机会。

中共宣布扑杀僵尸企业

澳广报导说,僵尸企业大多数是国企,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为主。它们是中共为了抵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追求不现实的增长水平而形成的。当时北京推出巨大的4万亿元刺激方案,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也加深了工业产能过剩、通缩和债务。

当国内和国外市场无法再吸收源源不断产出的钢铁和水泥的时候,僵尸国企开始层出不穷的涌现。 这些僵而不死的企业基本上都已经破产,但是仍然在运营。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它们甚至获得补贴来支付工人薪资和偿还债务。

中共当局今年早先宣布了扑杀僵尸企业的基本框架。钢铁制造业在未来3到5年将削减1亿到1.5亿吨产能,相当于总量的13%。煤炭生产将削减9%。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姚伟告诉澳广,由于改制中固有的庞大风险和挑战,特别是由于坏帐,这将是一段漫长而诡谲的旅程,充满就业、经济增长和银行系统方面的风险。

裁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澳广报导说,大规模裁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但是中共领导人也意识到维持僵尸企业比直接补贴失业工人更加昂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

在钢铁和煤炭行业可能需要裁员180万,或者四分之一的劳动力,这将集中在大型工业省份如河北、山西和内蒙古。

北京改革方案包括未来两年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200亿美元)安置失业工人。

但是法国兴业银行的研究显示,安置工人需要花费2,700亿元人民币(550亿美元),相当于2015年财政收入的1.7%。

坏账可能压垮银行

中国的银行也将受到很大影响。它们在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坏帐可能达到1万亿元(2,000亿美元)。鉴于中国坏帐平均回收率为30%,银行们将面对大约7,000亿元(1,400亿美元)的亏损。

但是这还仅仅是钢铁和煤炭行业。姚伟说,中国一共有十几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占据全部工业资产的50%。

姚伟估计中国工业领域整体上可能需要削减至少10%的产能,这将导致1,000万裁员,并产生8到10万亿元的坏帐。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去产能”效应  大陆失业潮渐浮现
一周大事解读:习江斗升级 3国级高官危殆
双鸭山陷困境 中共体制造成经济结构单一
大陆企业财务造假 亏损10亿做成盈利5000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