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进党立委王荣璋谈 “税收制”或“保险制”的优缺点

图为卫福部提供的长照财源采税收制与采保险制的优缺点比较。(卫福部)

人气: 298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6年04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庄丽存台湾台北报导)《长照服务法》自从完成立法以来,民团反讽该法根本就是“长照机构管理法”,如果没有经费实际执行的话只是空壳,因此,外界最关心的仍是长照财源该从哪来?长照财源应采取何种制度,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想法,保险制、税收制各有什么优缺点呢?

“税收制”或“保险制”都是税

具有社福、税改双重背景的民进党立委王荣璋表示,长照财源问题不在于钱,不论采“税收制”或“保险制”只不过是向人民收钱的方式不同而已,可能是保费或是税收,对支出者来说,都是新台币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理论方面来看,社会保险其实也是税的一种。

王荣璋举例国际在做租税比较时,通常会注明这个租税负担率比较,到底是否含社会安全捐,所谓社会安捐就是社会保险的保费,社会保险有一个特性,它是强制性的,不论是公保、劳保、年金保险、健保等,只要符合资格条件的人一律要统统纳保。

所以,这些保险某程度来说是税的一种,另外,若指定税收做一些公共服务,事实上也是社会保险的一种方式。

保险制分配效果差

王荣璋说,保险制分配效果差,每个人都要缴最低额度,最高会有上限;税收制会有所不同,当然要看采用什么样的税,例如,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等方面。

但现在也还没有确定采何种税收,基本上在分配效果是比较好的,若不用缴税就不需要负担,若需要负担就没有上限。

例如所得税,目前最高税率是45%,但45%无上限,赚十亿元课45%、赚一百亿元也课45%,另一个没有下限,没有规定每个人至少要缴多少税,若没达到累进税率就不用缴。

若是财产税来看,例如地价税,没有房子自然没有地价税,若有很多土地,统统都要按比率来缴税,因此,税收制重分配效果比较恰当。

王荣璋认为,若再采用保险制,事实上,目前政府规划的保险制,是附加在健保里面的,被保险人、雇主、官方要3方负担,目前来说,有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就要400亿元,但这400亿元要从何来?目前没有财源的规划及来源。

雇主会将保险费转嫁给劳工

对雇主长期来说,会将保险费转嫁给劳工,造成劳工要加薪、调薪会更困难,这些年劳工薪水没有增加的主因,因为各项社会保险在增加,短期内雇主要负担,长期就会转嫁给劳工。

王荣璋说,雇用劳工不代表赚钱、雇用越多的人不代表赚得越多,但相对要负担更多保险支出,在某种程度说,并不合理,会成为保险制一些问题。

王荣璋表示,另一个问题,行政院版本财源规模高达1,100亿元,民进党版初级330亿元,现在目前每年长照支出不到50亿元,若以50亿元来计 算,行政院版本财源是现在的22倍、民进党版是6.6倍,即便政府筹到1,100亿元财源,有可能做出1,100亿元的长照服务吗?

王荣璋指出,长照很类似健保,必须有人要提供服务,与健保提供医疗服务是一样的,服务人力若无法到达,是不可能支付这么多钱的,等于超收保费,民众要多缴,甚至影响到民众调薪、加薪,长照服务量不可能一下成长22倍,因为没有人做这么多的服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荣璋:政府要重新投入并改变

台湾长期照顾服务人力始终不足,除了政府提出的延揽人才政策外,国内各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与长期照顾相关的科系。

根据教育部统计处统计,近几年长期照顾相关科系的学生数约维持在3千名左右,尽管学校已经开始培育照护人才,但长期照顾服务人力依旧不足,主因从事长照工作除了工时长、薪水低外,照顾年长者也要有耐心及同理心。

在《长期照顾服务法》通过后不再局限于65岁以上有需求者,只要评估失能达6个月以上者,不论年龄,皆可接受长照服务,将让台湾目前已经吃紧的人力更加局促。

加上本地长照服务员训练不足,外籍劳工薪资过低,仅有1万7千元,和国内看护人员薪资相比,一般家庭自然选择薪资较低的外籍劳工,在缺乏诱因之下,更让本国劳工不愿投入长期看护职场。

虽然蔡英文已明确表态长照财源将使用税收制,但外界认为税收制不可能应付得了庞大的长照需求,新政府要如何建立完整的长期照顾体系?

王荣璋说,当时开办全民健保,没有当时劳保、公保的医疗给付,从零开始的话,医疗体系、系统、诊所到区域医院、医学中心等,没有具备的话,事实没办法开办一个保险,有这样一个建置。

同样,服务要提供应该要的人力,相关服务标准也要建构,可惜,过去年8年,长照资源投入不够,一直包括外劳也不断开放,导致我国长照建置及发展受到限制,所以,政府要重新投入及改变。

朝野各党都同意培训在地照护人员与社区行照顾的重要,也以此为主要方向,但在财务面上则大有千秋。民进党坚持以税收为财源的基础,但外界认为税收不稳无法支应。

国民党是以保险制为基础,税收为辅,但长保法引起的争议也不小,雇主需负担保费四成,以及未来少子化的趋势之下,负担势必越来越沉重。

长照政策攸关台湾能否因应高龄社会到来,未来新政府上台要如何运作须三思而行,需要建立有愿景的产业规模,才会有人愿意进来提供服务。

因此,无法拒绝产业进入长照体系,其次,再来要深化在地化的医疗,整合照顾体系,以社区为据点,扩展居家服务,减少长照财政负担,在宅养老才是长照主流。◇

责任编辑:旻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