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两岸要有真和平 台学者:都实施民主

两岸政治评论员张宇韶认为,过去冷战时期的两岸论述,只有封闭思考,不仅没得选,只有一个结局,而且手段一定是冲突。(江禹婵/大纪元)

人气: 31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7年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历经民主政治转型,一直到318太阳花学运后,“天然独”等名词陆续被提出,随后衍生出一种特别的现象,只要违反北京政权的意志,任何说法都被归为形形色色的台独。不过台独的意义,端赖社会变化的定义,若把台独嵌入公民社会运动,学者大胆直言,“捍卫半天的选择权,搞不好是两岸统一”。前提是中国民主化,并保有言论自由的前提之下。

台湾花了几十年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台湾跟中华民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台湾过去囿于统独问题,纷扰不断,在特定时刻总被拿出来再三讨论,甚至成为分化台湾人民的利器。政治评论员、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张宇韶认为,两岸因政治体制差异,各自内部社会发展与变迁状况不同,加上现在国际局势开放,只要符合普世价值,各种选项都能被接受,对于统独的定义,都有着不同的解读。

过去冷战时期的两岸论述,只有封闭思考,不仅没得选,只有一个结局,而且手段一定是冲突,随着历史更迭、社会氛围开放,让选项呈现开放式。台湾应该思考,自己目前拥有的资产为何,是否可以被运用,来达到双赢。

跳脱统独思维  两岸才有正向发展

台湾新动力智库执行长朱政骐谈到,2012年总统蔡英文第一次选举时,当时身为中常委的谢长廷提出,应统整党内几个重要决议文,提出新论述。主张两岸关系要有机会继续往前,就不应再去纠结过去台独党纲问题。

民进党三个决议文,可归纳为“一个原则、二个方向、三个反对”。“一个原则”:任何改变现状的决策,都必须由台湾2,300万人民决定。“两个方向”:承认现状,接受《宪法》、国号方向不变。蔡英文明确提到,须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来处理两岸关系。两岸文化同源,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应该建立一个和平的架构,此方向不变。

至于“三个反对”,即反对中共片面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中国代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前途决议文》也提到,发扬中华民国可以接受的一个中国原则,抛弃“中共”主张一个中国片面原则。第二个反对,为反对“一国两制”。第三个是反对《反分裂国家法》。

朱政骐提到,当把这些共同元素整理出来,就不用再去纠结过去台独党纲问题。也让两岸关系有机会继续往前走。统一或独立并非最终目的,也必须跳脱此论述的纠结,两岸才有真正的正向发展。

“对话大门已关上 但没上锁”

至于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为何?日前蔡到美访问时,发表了发展台湾多元文化软实力的政策构想,强调台湾民主制度的优势,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外交原则。

她强调,民主是台湾的唯一,针对年轻人的英文演讲中,更高度肯定台湾太阳花学运所代表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她说,台湾已经准备好同亚洲的邻居与朋友合作,成为激励其他追求民主自由国家的榜样。民主已经是台湾的常态,也是就是说,民主已经是台湾的唯一。被外界解读为,两岸要有对话,甚至走在一起,唯一的选项就是民主制度。

张宇韶谈到,目前两岸“对话大门已经关上了,但是没有上锁”,没有民共交流,但实质上有红绿对话,中国学者来台也都积极地与民进党交流,正因两者间有很大差异,更需要沟通对话,至少明年两岸关系,依旧以民间交流为主轴。◇

两岸政治评论员张宇韶认为,过去冷战时期的两岸论述,只有封闭思考,不仅没得选,只有一个结局,而且手段一定是冲突。 (网路图片)
两岸政治评论员张宇韶认为,过去冷战时期的两岸论述,只有封闭思考,不仅没得选,只有一个结局,而且手段一定是冲突。 (网路图片)
两岸政治评论员张宇韶认为,过去冷战时期的两岸论述,只有封闭思考,不仅没得选,只有一个结局,而且手段一定是冲突。 (网路图片)
两岸政治评论员张宇韶认为,过去冷战时期的两岸论述,只有封闭思考,不仅没得选,只有一个结局,而且手段一定是冲突。 (网路图片)

张宇韶小档案

职称 现担任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东吴大学法律系兼任教授、致理科大行销系兼任教授。
经历 曾任中华欧亚基金会研究部副主任、行政院陆委会简任秘书,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 
专长 中国研究、两岸关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区域经济整合

记者江禹婵/制表

责任编辑:旻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