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米食重新包装 粄条文化节彰显地方美食

人气 435

【大纪元2017年11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晏均台湾屏东报导)“粄条”是台湾街头巷弄的庶民美食,在南台湾六堆客家聚落称粄条为“面帕粄”。屏东县政府为了彰显地方特色美食,11月11、12日两天在屏东公园举办“粄条文化节”,将在地传统美食及庶民米食文化重新包装,除传承发扬客家文化,也盼带动相关产业再提升。

今年粄条文化节特别将客家人的“面帕粄”(粄条)、闽南人的“粿仔”与新住民的“河粉”,结合为屏东“粄条三兄弟”,透过不同料理方式,将不同米食文化发扬光大。

“面帕”是客家话“手巾”的意思,因粄条刚从蒸笼中取出摊开来像是洗脸的毛巾,所以客家话又称为“面帕粄”。作法是将在来米磨成浆,再铺平蒸熟成面粄状,然后切成长条,就成为粄条。

屏东县政府为了彰显地方特色美食,11月11、12日两天在屏东公园举办“粄条文化节”将在地传统美食及庶民米食文化重新包装,盼带动相关产业再提升。(曾晏均/大纪元)
屏东县政府为了彰显地方特色美食,11月11、12日两天在屏东公园举办“粄条文化节”将在地传统美食及庶民米食文化重新包装,盼带动相关产业再提升。(曾晏均/大纪元)
民众在农具体验区操作传统的稻米打榖机。(曾晏均/大纪元)
民众在农具体验区操作传统的稻米打榖机。(曾晏均/大纪元)

屏东副县长吴丽雪表示,从2015年开始举办粄条节活动,今年辅导20店家透过巧思把屏东在地食材融入料理中,重新包装传统美食,盼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屏东观光,带动周边产业经济与营收。

接受辅导的店家,除了粄条业者,也包括新住民店家。为了突破饮食框架,特别邀请特色餐厅及美式店家参与,将粄条融入喜宴甜汤、美式欧姆蛋卷及义式慕斯甜点,让传统粄条不仅在视觉上呈现不同样貌,在口感上更是令人意想不到。

客家的米食制品里除了“米兹粑”最具有代表性外,各式粄类像红粄、咸粄、甜粄、发粄、萝卜粄、米筛目、粄条等,都是受欢迎的客家美食。

客家粄条,食材有葱油酥、肉燥、韭菜、豆芽菜。(曾晏均/大纪元)
客家粄条,食材有葱油酥、肉燥、韭菜、豆芽菜。(曾晏均/大纪元)
六堆猪脚粄条。(曾晏均/大纪元)
六堆猪脚粄条。(曾晏均/大纪元)

客家炒粄条的做法:

食材:

面帕粄条 1大片、猪肉适量、香菇 2大朵、洋葱半颗、红萝卜 1/4条、青葱 2根、高丽菜适量、虾米适量、酱油适量、胡椒粉适量、红葱酥适量。

1. 香菇泡软切丝,红萝卜、洋葱、高丽菜,瘦肉切丝,青葱切细,泡香菇的水留着,虾米泡软,并将买来的面帕粄条切成条状。

2. 炒锅加入适当的橄榄油,将香菇、虾米下锅爆香,依次放入红萝卜、洋葱炒出香味,加入肉丝炒至变色,再加入高丽菜丝炒软。

3. 加入酱油、胡椒粉调味,再加入红葱酥拌匀,将香菇水加入焖煮,放入粄条拌炒,直至粄条变软入味,水分收干即可起锅。

责任编辑:茉莉

相关新闻
扬风帆、划独木舟 屏东邀身障者遨游大鹏湾
生技结合绿能 全球首座环保面膜厂座落屏东
万人路跑啃鸡翅 内埔工业区转型增产值
千筝万鸢齐飞 国际风筝节屏东天空展英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