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创业家的核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7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庄丽存台北报导)长风文教基金会举办首场“突破论坛-青年的未来”座谈会,在进行Q&A时台上、台下热烈互动,包括年轻人如何克服困境、对青年的想像,乃至于如何改变社会系统。主持人管中闵表示,长风基金会未来将从不同活动与不同角度切入,涵盖各面向的议题,来帮助年轻人。被昵称为“管爷”的管中闵最后也脱下西装,秀出“这就是爷们”的T-Shirt,引起现场年轻朋友一片欢呼,展现与青年互动的亲和力。

面对何培钧的创业历程,主持人管中闵惊呼“国父才十次革命,你怎么有毅力跑到十六家银行?”何培钧认为,台湾过去的问题是教育制度僵化,应该要引导下一代去找到他的兴趣,不是给他一个硬性框架,用分数评论一个人的发展。

要对台湾的发展价值有信心

同时,何培钧也认为他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很多帮助、包括第十六间银行的经理愿意陪他上山参访废墟的情况,坦言受到台湾社会帮助太多,因此也希望努力回馈。何培钧认为,还是要对台湾的发展价值有信心。

主持人管中闵现场进一步询问曾柏文是否与看到未来趋势有关。曾柏文回忆当年,坦言虽然得到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而保送台大化学系,但不确定是不是一辈子要待在实验室,也思考做一个化学家到底对社会可以做什么?

曾柏文认为自己强烈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文明发展,不只是科技的进化,而是人的问题。所以先去念心理系,又开始发现个人问题来自于社会层面与外在环境。所以跑去念社会学。

曾柏文认为,虽然外界看他自己觉得好像一直在“转换跑道”,但对自己的生命历程来说其实是很顺畅的。“就是看到一个风景,所以继续走下去”。

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

对于大陆市场竞争激烈如何生存的提问,吴诣泓认为活下来就是一种成就,并且进一步找到台湾企业在大陆生存的发展定位,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成为连结中国大陆与海外不同网路生态系的桥梁。

吴诣泓提到,当年创业伙伴的一句话让他在大陆能够撑下来,“我们是要做海外生意,不是困在台湾,我们要死也要死在往西方的路上。”令他十分震撼。

他要证明台湾年轻人不是懦夫,是敢走出去的。“创业原因是希望在眼睛闭上那一刹那不要有遗憾”,吴诣泓说道。他也与现场分享自己的创业观点,认为创业家重点不是专业能力,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到台湾的优势与软实力议题,何培钧以大陆常德的国家风景区发展为例,“原本对方在蛋黄区要做酒店,后来他们到竹山来参访后,回过头三个月翻盘,不盖酒店,将居民的房子全部保留,让居民回来接受教育。”

蔡昕伶也分享之前在大陆工作时观察到大陆医疗照护的经验,认为台湾的护理制度优势在于与对人的关怀,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养成,更是台湾的软实力。蔡昕伶认为,这样的观经验可以用手上的平台与资源把这个经验输出,形成一个正向循环,造福更多长者。

台湾的优势在于人的力量

吴诣泓认为,台湾年轻人其实非常优秀,虽然比资本很难赢过别人,但台湾的优势在于人的力量,应回过来思考台湾如何借力使力。利用全球的资金来帮助台湾的年轻人犯错,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吴诣泓说,只有开放全球资金与政府心态,帮助台湾藉大陆崛起的优势发展,不再锁国,才能让台湾青年的团队可以走出去。

在被问到“最应该帮下一个世代做什么”,曾柏文认为,我们对于台湾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定位思考十分不足。比如新南向政策,都在想怎么投资。但台湾跟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历史与文化多层次的连结,却被相对遮蔽了。台湾是华人社会,举例来说,台湾跟东南亚其实有妈祖祭祀圈的这种关系,跟中原华人是不同文化。

曾柏文表示,大家现在谈国际都习惯从经贸与投资角度切入,但台湾在文化上其实有很大潜能。越在地化,其实越有国际化串联的可能。台湾的地理位置如何跟其他地方产生连结,过去的政策论述比较忽视这一块,未来值得大家去思考。

社会应维持基本的公平与流动

曾柏文以社会学的框架回应改变社会系统的问题,认为虽然社会有其制度,但人有其主动性。并不是要鼓励个人非常成功,而是该思考这个社会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空间过希望的小生活,维持一个基本的公平与流动。

曾柏文指出,当我们思考台湾有更好未来,不是去思考个人,而是该去思考在新的历史结构当中怎样提升社会合理性、社会的共同体。台湾不能够用过去成功光环框限自己,不能一直执著于重现过去成功、并以过去容易赚钱当作标准批判现在多糟,应该从现在的历史结构中找到最佳解,“这是我们这个世代的责任”。

管中闵最后以“反省”为主轴进行总结,认为过去台湾沉浸在成功经验与有钱赚的年代,但大家都了解现在都知道不可能回到过去,而这些年台湾在政治、经济上碰到很多困难,很多在政府工作过的人也持续有许多反省。

长风文教基金会的座谈会也是反省的一部分,希望透过未来更多不同年轻人沟通为台湾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与通路,为年轻朋友找到新的未来。在网路上被昵称为“管爷”的管中闵最后也脱下西装,秀出“这就是爷们”的T-shirt,引起现场年轻朋友一片欢呼,展现与青年互动的亲和力。◇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