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线负债大于效益?高捷局:有信心财务平衡

高捷黄线,前瞻,举债

高雄捷运局18日表示,高捷黄线行经重要场所、六大都会区等,估计盖好后捷运可新增运量33.7万人,加上妥善财务配套,有信心建设与举债可达到平衡。(高雄捷运局提供)

人气: 19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5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高雄报导)高雄市争取前瞻基础建设设置第三条捷运黄线经费高达1400亿,外界担心此举将增加高雄负债,引发诸多正反讨论。对此,高雄市政府捷运局18日特发布对外说帖,强调黄线可创造多重效益,并且已拟定财务配套,有信心可达财务平衡。

高雄捷运红橘两线通车9年,目前日运量约为18万人次,自去年起营运已转亏为盈,今年好不容易争取到第三条捷运,高捷局评估,黄线行经六大都会区总人口116万,每日流动人口高达48.3万,估计盖好后可替捷运新增运量达33.7万人,有效降低平面道路交通冲击,此外,黄线与原红橘线、轻轨及台铁交会点各增加2处轨道转乘站点,旅客便利性提高。

经费部分,黄线总预算约为1,430.28亿元,市府争取最高中央补助84%、地方16%比例,大致中央约负担763.43亿元、地方出666.85亿元。高捷局表示,市府负担部分的财务配套包括非自偿性财源及自筹性财源。

“非自偿性经费”部分,将由市府分年编列公务预算、市府土地作价投资,经土地开发效益或处分取得财源支应,以降低财政负担;“自偿性经费”主要财源为营运票收、附属事业、TOD土地开发、增额容积及租税增额方式等取得财源。并由高雄市大众捷运系统土地开发基金运作,经由基金财务调度之运作以支应。

高市府已于3月底将黄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提报予交通部审议,高捷局有信心除了工程技术可行性、营运可行性外,财务计划亦可达到财务平衡。未来高雄朝向多元大众运具发展,海空双港及重大建设动,又有工业产业实力及观光资源等优势,成为“新南向政策”的根据地。

责任编辑:杜文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