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

【西游漫注】(14)孙悟空开始争斗了

作者:挪威龙王
西游记

清代佚名绘《西游记》第六十三回图画。(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50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01月21日讯】

(14)孙悟空开始争斗了

孙悟空的猴子群一开始装备兵器。默默无闻了几百年的花果山马上就成了闹市一样,开始热闹起来。它们吸引了花果山这儿满山的狼虫虎豹,一起涌上来围观。据说花果山有72只禽兽队伍。狼、虫、虎、豹、麖(jīng,马鹿)、麂、獐、豝(bā)、狐、狸、獾、狢、狮、象、狻猊(suān ní)、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sì)、狡儿、神獒……

72个山洞,数目真够可观的。这花果山看来面积小了真是不行啊。这么多山洞,花果山还不马蜂窝一样的到处都是窟窿。并且这么多的洞洞,还要塞进去那么多妖怪,光一群猴子总数目就将近5万,那72洞的妖怪,每个还不得上万。我的天,那加起来可是上百万的妖口。北宋顶峰时期的汴京城,据说也才100万人口。

这些妖怪虽然众多,它们的大王显然本领都不如孙猴子,于是都拜猴王为尊。很有意思的是,这几百年来,它们都跟猴子们同占一座山头,似乎互相没什么交情,也没什么摩擦。起码,它们应该早就有了兵器盔甲。因为在孙悟空武装起来猴子群之后,这些家伙就雪中不送炭、锦上再添花,进金鼓,进彩旗,进盔甲。

前面老猴子向悟空献策去购置兵器,如果按照合理的推测,应该是从这些妖怪这儿得悉,兵器装备可以去东边的傲来国购置、打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妖怪也应该是通过现金交易、或物物交换的合法途径获得。不然老猴子怎么会知道那么详细的信息呢。也说不定当初这两个赤尻马猴、两个通背猿猴都曾经参与过其它妖怪团队的兵器交易活动。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那就更有意思了。这些妖怪应该都是相当本分的,不欺负猴子,不以武犯禁,啊,彼此相安无事、和谐社会。说不定人家购置兵器的目地也不是为了欺负人了,说不定就是单纯为了“守护山场,保泰长久。”

狻猊、青兕、狡儿、神獒,还都不是凡间的物种,是传说中的神兽呢,高级别生物。毕竟花果山不是一个一般好的地方,是个比仙山还仙的地方,“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嘛。

但是悟空的雄心一起、妖性一生,这些妖怪们跟着就上来了。然后这美猴王忽然又拍拍脑袋说:“汝等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你瞧,这就是一步步地膨胀,越来越不知足。然后四个猴元老又开始献策了:“大王既有此神通,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什么兵器,却不趁心?”

我就奇怪,这四个老猴怎么知道的事情就是那么多呢?凡是孙悟空需要知道的,它们就一定知道。而且这里它们回答孙猴子的话,有一个极大的问题!什么问题?

在二十多年前孙猴子跳过这铁板桥之前,猴子们都不曾知道这块风水宝洞,更不敢跳过洞前的水帘。然后孙悟空修道这20年回来,老猴子居然探查到铁板桥下有水道能直通东海龙宫!它们能了解到铁板桥下有水道是正常的。猴子们好奇心那么大,不知道反是不正常。但是这水道能通到东海龙宫,它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第一种可能,猴子们通过其它妖王获知的。猴子们发现水道,然后大王又杳无音信,于是邀请其它有本领的妖王来勘探。妖王一个猛子扎下去,游啊游啊,一出来发现无数的虾兵蟹将拿着刀叉对着自己。就这样发现了是东海龙宫。

第二种可能,猴子们自己发现的,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水道太长,这些凡猴根本游不了那么远,而且就算它们能游到水道的那一头,那洞口可是在海底呦,你想想那水压得有多大呀,一个没有神通的猴子还没出得水道,就被压成标本了。

第三种可能,我猜的,小说中没有线索、没有依据。就是,这几只老猴子,早就成精了,应该有那么几千年、上千年,它们可能跟水帘洞的前一任洞主很熟悉,是前一任洞主看着它们长大的,然后前一任洞主修炼得道、白日飞升了、乘龙上天了、总之是一走了之了。但是走之前,没有带上四只猴子,或者跟猴子们说要等它们的大王出世,但是要这四只猴子不准说出前任洞主的事儿。于是前面的一切事儿都顺理成章了。尤其是猴子们第一次来到这水帘洞前,猴子们居然说,谁能带大家进去,就尊他为王。这事儿每次想起来我就觉得蹊跷。我觉得很可能就是这四只老猴提出的建议。

嘿嘿,如果真的是第三种可能的话,那前任洞主,会不会就是悟空的师父呀、或者是哪一位修炼得道的大神仙?

不管是谁,总之,本来已经得道成仙、本来已经很有成就的孙悟空,争斗之念已然越来越炽盛,要开始他的捣蛋王生涯了。(待续)@#

(本文由作者授权大纪元独家连载,转载需经大纪元授权)

点阅【西游漫注】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朱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僧师徒熄灭了燥火,显现出清凉的本性,不仅提升了境界,闯过了难关,还加快了取经进程。你看他们赶路,犹如乘鸾跨鹤一般,不一日就走了八百里,而且还不觉得疲累,反而逍遥自在的向西走去,来到了祭赛国的地界。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话说杀人偿命,是人世间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真的时节,纵然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假的时节,纵然严刑拷掠,诬伏莫伸,到底有个辩白的日子。假饶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于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