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清明引(147) 东流水-君臣生隙3

作者:云简

图为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殿试。(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49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四章 君臣生隙(3)

王庭。

纳兰换作朝服觐见,朱公公已然恭候。

“不用熏蒸艾草了么?”纳兰问。

朱公公道:“太医院已研得新药方,送与王府饮之,王爷大可放心。”纳兰进入,见各部尚书、将军恭立两旁,行叩拜大礼。

“爱卿鞠躬尽瘁,晕厥于升堂之时,现下可好些了?”皇甫问。

“回禀王上,已大愈。”纳兰道。

皇甫命朱公公呈上一封奏折,道:“这是弹劾你的奏折。”

纳兰不以为意,想来又是禁曲一事。打开来看,登时大惊失色,跪地叩首:“臣万死。”

“其中所写可是真的?”皇甫道。

纳兰额沁冷汗,道:“叛军一夜之间消失,臣曾命人搜山,三日三夜,未有发现,遂班师回朝。”

“大胆纳兰庭芳,竟敢谎报军功!”皇甫喝道。

纳兰道:“未敢谎报,实因众将兵士多次浴血奋战,清剿叛军主力,余者想来望风而逃,消失无迹,诚然已灭。”

忆起血书呈禀,想来也是战事艰难,念及其披肝沥胆,皇甫缓了口气,道:“奏折中所提名单之事,可也是子虚乌有?”

纳兰眉心一皱,不知如何回答。若说朝廷之中隐藏叛军细作,吏部严审、刑部铁腕治下,概率极低;但若说没有,严承义前车之鉴,又作何分说。

“为何不说话?!”皇甫喝道。

纳兰拱手道:“王上容禀,刑部侍郎严承义通敌叛军,已被臣诛杀。后吏部清查各级官员,亦无有发现,想必……”

“朝臣股肱,皆环绕孤之身侧。如此大事,岂可用‘想必’二字搪塞?!”皇甫道。纳兰心内一急,脱口道:“奏折中只言有此一份名单,但未言名单之上有谁,可令上折之人面圣,问明情况。”

皇甫不悦,叹了口气,道:“此人已在家中被杀。”

“什么?!”纳兰惊愕不已,想来从来是自己操弄别人,现下不知何时竟落入别人筹谋之局。如今之计,最好与皇甫单独详谈,厘清误会。抬眼望去,只见皇甫面色惨白,提手扶额,无力挥袖,众臣告退。

纳兰恭立门外,未肯离开。等了两个时辰,朱公公终于出来,道:“王上刚喝了药,好容易睡下了,王爷明日再来吧。”

纳兰眉心一皱,心感不妙。便在此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武平王还在啊?老夫去王后寝殿问安,来回已有两个时辰。”朱公公见人来了,道:“王上手谕在此,速办。”说罢,转身入内。

“是。”郭络罗打开来看,道:“又要吏部彻查,是否有人通敌。”纳兰但要离开,却被叫住。郭络罗道:“日前小儿前去问安,言王爷抱病在床,老夫还在担心,今日见你无事,也便放心了。此事涉及兵部,未知王爷有何见教?”

纳兰道:“尚书大人经验颇丰,该当公事公办。”说罢离开。

****************************

都察院、宗人府、吏部三方合力,不过数日,六部皆是人仰马翻。哈尔奇快马扬鞭,直入武平王府:“王爷,王爷不好啦!”

侍卫领着进了书房,见永延、莫少飞也在此地,皆是面色铁青。永延道:“名单呢?”

“什么名单?”哈尔奇莫名。

“被吏部清剿的武官名单。”莫少飞道。

哈尔奇恍然,连忙递上,但见书案之上,已有两份名单,该当是永延、莫少飞二人手下。“这些皆是武平王府旧部。吏部此次,哪里是查通敌之犯,根本是郭络罗排挤异己。”哈尔奇忿忿不平。

永延道:“我这边裁下去的,也是将才能臣;莫少飞那边未有大动,不知为何。”

“大概是官职较低,未得入眼。”莫少飞道。

“王爷,现下如何?”哈尔奇急色忡忡。

纳兰阖目道:“我三次求见王上,皆遭推诿,不知何故。”

“难不成,那郭络罗敢挟天子以令诸侯?”永延道。

纳兰摇首道:“以王上的心智,非如此容易控制。”

“那为何不见王爷?”莫少飞道。

纳兰叹了口气,道:“有道是臣不疑君,君不信臣。”

“这可怎生是好?”哈尔奇啊呀一声。

纳兰道:“我亦不知。现下凭空曝出朝臣叛军名册一事,王上有意回避,我意奈何。”

莫少飞道:“听说这份奏报三日前已送达天听,王上扣下未有宣发,直至今日。”

永延想了片刻,道:“昨日王榜所言,今年秋试提前,便在十九日后举行。想来王上此举,乃是先手,以防事后不测之变。”

纳兰点了点头。

“莫少飞,奏报如此大事,你是怎样知道的?”哈尔奇斜睨道。

莫少飞道:“御书房的小太监告诉我的。”

“为何告诉你?还是你事先买通?”哈尔奇急问。

“我哪里知道。”莫少飞心感莫名。

永延道:“此次严查,你莫少飞的人马,动的可是最少的。吏部有意袒护,你可有何话说?”

二人针锋相对,莫少飞百口莫辩,纳兰沉默不语。

情急之下,莫少飞拱手道:“王爷,莫少飞何人,王爷最清楚。”

纳兰叹了口气,道:“战场之上,咱们用间,有连云飞;就要防着对手用间,查出了严承义。”莫少飞一听,心内更急,跪地道:“王爷,莫少飞对王府忠心,天地可鉴。”

纳兰眉心一皱:“起来说话。”

“是。”莫少飞起身,低着头,心内好生委屈。

便在此时,红缨端了茶进来,见人都在,放下茶碗。想来上次问纳兰,故事只讲了个大概,再问又不说话了。现下当着人多,王爷碍着面子,总不会又不回答,遂道:“王爷大人,您上回说‘二桃杀三士’,已用了一个桃儿,还有一个是什么?”

“呵。”纳兰轻笑一声,道:“你问莫大将军,他准知道。”

红缨赌气道:“王爷又骗人,哼。”生气着离开了。

“明白了么?”纳兰道。

永延、哈尔奇红着脸色,拱手道:“属下明白。”

莫少飞道:“王爷,现下如此,我等也不可坐以待毙。”

哈尔奇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不如我等先下手为强。”

纳兰道:“自外戚萧企乱政以来,王权一直未稳,散于各大权贵家族,未得完全收拢。此次严查通敌之事,只是表象。实际上王上有意收回大权,以致乾纲独断。”

永延道:“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禁曲之事,王上已颇为生气;现下曝出叛军之事,王上对王爷之信任,已不比以往。通敌卖国,谎报军功,罪名非小,王爷实该谨慎为策,切不可还以为是当年总角之交,心存侥幸,失却先机,落于被动受制之地。”

纳兰道:“现下兵部还有多少人马?”

哈尔奇道:“能调动之旧部,不足一成。”

纳兰道:“不能再少了,无论如何,要保住这一批战力。”

哈尔奇哀叹一声,道:“现下郭络罗掌着尚方宝剑,我等……我等只有任其宰割……”

纳兰道:“可有向王上进言?”

永延道:“我三番上表,王上置之不理,反而认为吏部行事不利,将刑部也卷入此次彻查。”

莫少飞疑惑道:“官员监察一向由都察院负责,缘何刑部也能插手?”

哈尔奇愤恨道:“便是看重刑部铁腕,欲必速战速决。”

纳兰眉心深锁,沉吟半晌,道:“既然如此,但要请王上收回成命。”

“王爷说得容易,现下可还见得到王上?”哈尔奇吐了个槽。

纳兰收起金扇,道:“我不见他,便教他来见我。”

“王爷,小心玩火自焚。”永延道。

“你们退下吧。”纳兰道。

“是。”三人各自上马离去。

午时过后,管家来报:“京城总捕孙严芳求见。”

“他来干什么?!”纳兰心内一凛,道:“让他进来。”

少时,孙严芳入内问安,纳兰命人奉茶:“不知孙总捕亲自上门,有何贵干?”

孙严芳道:“听闻王爷感染伤寒,小人今日得空,特来拜候,送上千年人参一棵。”说话间打开手中锦盒。那人参已成人形,稀罕的很,想来是花了大价钱。孙严芳道:“想来王府中奇珍异宝不少,一点心意,王爷可别嫌弃。”

“收了。”纳兰道。

丫鬟收了人参而去。

送出去的礼,收回来的面子,孙严芳有了台阶下,心下缓了一缓,想来尚书大人交待的事情还得做完,便饮了口茶,道:“小人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纳兰摒退左右,道:“讲。”

孙严芳道:“王爷可知北平王是怎样死的?”

“噢?北平王是怎样死的?”纳兰卖了个关子,端起茶饮。

孙严芳环顾左右,确信无人之后,悄声将那日所见讲了:“……朱公公腿上之血迹,便是物证,北平王非是禁曲刺客所伤,而是朱公公干的。”

“呵。”纳兰冷笑一声,道:“你今日就是来告诉我这个?”

孙严芳见其玩世不恭,收紧神色道:“王爷不可再犯君怒,小心为上。”

纳兰道:“此事我早已知道了。”孙严芳一愣,纳兰续道:“你是奉命而来,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本王好得很,无须其多管闲事。”

“是。”孙严芳悻悻而去。

回返刑部,铎克齐仍坐中堂,等待消息。孙严芳转述纳兰之话,铎克齐面色一沉,道:“皇甫小儿对纳兰庭芳,当真如此推心置腹?”

“大人,现下吏部、兵部斗得火热,咱们怎办?”

“怎办?”铎克齐阴笑一声,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便是观风望火,看看谁是赢家。”

孙严芳想了一想,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关切道:“若作壁上观,小姐如何自处?”

铎克齐先是一愣,随口道:“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若有命活着,回来侍奉老夫终老也可;若一心挂念纳兰小子,死活老夫也管不了。”

“是。”孙严芳告退,想来那宛月,自是铎克齐之掌上明珠,宝贝得很,缘何现下突然冷血起来,当真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

话说郭络罗严查官员,裁撤下去不少武平王府旧臣。论及王府用人之道,自是赏罚分明,选贤任能。此次严审之事,遭打压者多是刚直不阿的勇将志士,闲赋在家,颇多牢骚。郭络罗打着督导之名号,亲自上门,挨家挨户的拉拢。

是日,访至蒙疆家中。蒙疆乃是永延手下一名前锋,勇猛无匹,校场操练,有时连莫少飞也会败下阵来。蒙疆见礼,请尚书大人上座。郭络罗令左右退去,道:“刘武官这几日,可还好?”

蒙疆道:“回尚书大人,某日日操练,未敢荒废武艺。”

“满朝文武,吾王竟不能用之,弃之如敝,唉……”郭络罗叹息一声,竟然老泪纵横。

蒙疆见状,连忙拱手道:“尚书大人慎言。”

郭络罗抹干眼泪,道:“刘参领果然未令老夫失望。”

“此话怎讲?”蒙疆道。

郭络罗道:“都察院御史大人,知已故蒙老夫人乃是荷城生人,遂欲将你革职查办。”

蒙疆大惊,道:“家母去世已有十年,如此怀疑,岂非栽赃?”

郭络罗道:“参领有所不知,王上治下法规,乃是宁杀勿放。对禁曲之人如此,对自己人,唉……也是如此。”

“真是岂有此理!”蒙疆骂了一句,忿忿道:“我等冒死进忠,浴血杀敌,缘何落得如此下场?!”忽地转念,道:“日前武平王遭贬黜之事,只怕也是王上听信谗言所致。”

郭络罗叹了口气,道:“可怜你们还蒙在鼓里。唉,天色已晚,老夫告辞了。”蒙疆请其留步,续问:“究竟如何缘故,还请尚书大人示下。”

郭络罗摆了摆手,饶有深意笑道:“不说了,不说了,你们不信的。”

蒙疆道:“某今日遭贬,已是待罪之身,现下兵部人心惶惶,不知何日大祸临头。还请尚书大人明示,也让兄弟们知道是如何死的。”

听其言此,郭络罗叹了口气,道:“可知武平王缘何屡次对禁曲之人手下留情?”

“为何?”蒙疆急切道。

郭络罗道:“可知武平王之侧福晋是何许人也?”

蒙疆急道:“尚书大人别卖关子。”

郭络罗定了定神儿,似是终于坚定决心,道:“这本是你们兵部之事,不在老夫职责之内,实不该插手。但念你们也是朝廷之臣,此次罢黜,武平王却未出一言……唉,老夫但说无妨。武平王之侧福晋本是京城鹤亭书院,昭鹤亭之女,其父母因禁曲一案斩首抄家,其女昭雪无处可去,流落青楼。”

“再说哈尔奇在兵部已有十余年,尔等可曾听闻其有内妹,尚未婚配?”郭络罗问道。

蒙疆即刻明白:“原来武平王之侧福晋,乃是禁曲一案的漏网之鱼。”恍然之间,双拳紧握,目眦欲裂。

郭络罗道:“有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那侧福晋遭禁曲蛊惑,再来蛊惑王爷,实是国之败类。”

蒙疆怒然起身,喝道:“这便去找王爷理论!”

郭络罗冷笑一声,道:“既是中毒已深,岂能听尔等忠言?参将不怕杀身之祸,老夫可不舍国失良才啊!”

“唉,此事如何是好?”蒙疆扼腕,忽地抬首,跪地道:“但请尚书大人,救救我家王爷!”

郭络罗道:“唉,老夫已让小儿多番劝阻,均无奏效,束手无策。天色已晚,告辞。”

“尚书大人慢行。”蒙疆亲自送其出门。心下不安,当晚便召集几个熟识战友,商量对策。(本章完,全文待续)

点阅【天地清明引】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杨丽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洗手间里,我在洗脸池前磨磨蹭蹭,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镜子里,一个戴黑墨镜的在向我微笑!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方明,这儿没监控。”这熟悉的声音让我心惊肉跳!他摘下了墨镜——My God!是他!
  • 在医院见到了杜红,也看到了她那位一直昏睡的将成为植物人的男朋友,我真是无话可说了。这个刚毕业的法律研究生,不谙世道,跟预审死磕,结果被一手遮天的小预审整得被律师所解聘、男朋友被打成重伤。我塞给她一万元——杯水车薪,在这昂贵的医院里支撑不了几天。这钱还是我向母亲借的,我目前在国内的现金,为还人情债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 徐队一愣:“说点儿‘人话’你听不懂啦?非得让我说‘黑话’是不是?方明,收拾东西!”我终于听到了这句久久企盼的“自由令”——坐牢四个月,我就听不懂“人话”了?非得用“地狱的语言”翻译一下!我已经成了标准化的大陆囚徒了!
  • 忽然牢门口铃铃作响——徐队拿着钥匙当铃铛晃。“又讲课呢,方明?”他说着开了锁,装模作样地说:“放学了,你走吧。”这是著名小说《最后一课》里的最后一句话,他用的也是小说中那老师悲凉无奈的语气。又开玩笑了。我马上改为笑脸迎了过去,“徐队,又提谁呀?”
  • 原来脍炙人口的“谚语”竟是半个世纪的骗局!应该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没水大河干”——大河的水是小河流汇过去的!人民富足了,国家才富强,西方民主社会就是这样;而中共颠倒是非的“谚语”竟能骗了几代大陆人——一味压榨、搜刮人民,红产阶级打着国家的名义中饱私囊,给嗷嗷待哺的人民剔出点牙缝里的剩饭,这就是党的温暖。
  • “十万搞定!后来都是预审教我的口供、教我的逃跑路线。他是让我举报一个‘专门转移朝鲜人出境的团伙’,其实就是一个韩国大饭馆。预审给我换了身好衣服,明着安排我去求那儿的韩国老板帮我偷渡,让我给老板打个欠条,然后他们好去抓那个老板,逮个现行。他们四个人在大门外守着,两个在里边吃饭,我装着找老板,从后边儿的厕所窗户跑了。”
  • 不到二平米(平方公尺)的厕所焕然一新——这就是布什总统给老江打电话,给我们争来的“人权”!只是铺镶了磁砖,安了可以洗凉水澡的淋浴,换了个四十W的灯而已。没几个月,七处就要搬到昌平了,临走还费钱干这个——“厕所人权秀”!这足以让老江给布什回话时吹得天花乱坠了。
  • 小周可以选择别的抗争方式,可以低低头出去,去宣扬他的FLP “公平——逻辑——证实”的理念,可这个昔日的基督徒,把《启示录》铭刻在心,选择了一条殉道的路——不,他抗争了,曾经从死神的魔掌中苏醒过来了,是那个男大夫,硬把他推向了殉道的路——撒旦!不折不扣的撒旦!
  • “反基督,也是预言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比喻,比喻敌对基督一样的善的信仰。现在党的元首姓‘江’——六划;他的权杖——共产党的‘共’——六划;专门迫害信仰的机构——六一○公室,这就是六六六。”心里还在疑惑,还真没有比这解释更贴切的了。我又问:“《启示录》还预言啥了?”
  • 大家正无聊,小周向我提了个非常抽象的问题:“方哥,判断问题的时候,你们教过思路的顺序没有?就是看问题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怎么看?”“全面看呗,能历史地看最好。”小冯说:“看事实呗!”小周一笑,说:“小冯,如果谁上来就让你‘看事实、看事实’,很可能他在骗你呢!你看了‘事实’,被骗了还不知道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