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季寒冷严防脑溢血 突发症状潜藏致命危机

东元综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亮霖医师解说病患治疗状况。(东元综合医院提供)

人气: 10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1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新竹一名庄姓男子,突然出现莫名的头晕、呕吐并且步态不稳,太太见状立即将他送医,抵达急诊时男子尚有意识,不料才短短3小时即呈现昏迷,指数掉至最低3分。透过电脑断层检查发现男子的小脑出现大面积出血,且延伸至第四脑室、大脑导水管、第三脑室与侧脑室,引发急性阻塞性水脑,必须立刻动手术。

在进行手术时,发现庄姓男子的脑出血量超过40 cc,其脑内出血分数(ICH Score)更是高达5分,依临床统计,凡脑内出血分数高达5分以上之患者,90%会在一个月内死亡。而庄姓男子术后两星期已成功脱离呼吸器,转到普通病房后继续接受复健治疗,出院时意识完全清醒,肢体肌肉强度也已进步到靠辅助器能够站立,东元医院表示,整个医疗过程虽然漫长却也令人欣慰。

根据卫福部107年死亡原因统计,脑血管疾病占第四位,每十万人口就有11,520人因脑血管疾病死亡。东元综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亮霖医师指出,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溢血(脑出血),死亡率高达30%以上,最常见病灶位置是位于基底核区,而脑干区及小脑区各占约一成左右。脑溢血的预后一般取决于出血位置、速度和出血量大小、病患年龄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出血位置越深越贴近脑干,则预后越差。

张亮霖医师说明,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小脑不仅维持我们的平衡系统,也参与了我们的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情绪调适、决策等认知运作,通常小脑出血量只要大于15cc或是直径大于3公分,就必须积极手术治疗,尽早诊断出小脑出血的病灶,才能提高病患的存活率。

小脑出血起初的症状与一般大脑中风的表现并不同,病患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随着出血量变大或是肿胀压迫至脑干,病人将可能在短时间内陷入昏迷状态,往往这关键的数小时就是黄金救命时间。

张亮霖医师表示,近日天气寒冷造成血压波动大,气温骤降将刺激血管引发强烈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导致脑内血管破裂造成脑溢血,因此,高血压仍是脑溢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2017年最新版的美国ACC/AHA公布的高血压指南,高血压被定义为大于或等于130/80mmHg为一级高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为二级高血压。指南强调,与正常血压相比,血压超过130/80mmHg,则脑血管疾病风险增高。

张亮霖医师提醒,脑溢血一旦发生,接下来就是一段艰辛而漫长的医疗及复健过程,而脑血管疾病患者,气温骤降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选择中午前后温度较高的时段,并及时添加衣物,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对血管的影响;日常一定要注意饮食、多运动、勿自行停药。脑溢血出现的症状并不全然仅有一侧手脚无力、口齿不清等,若突然出现自己以往未曾有过的突发性头晕、呕吐、步态不稳,一定要马上就医。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