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毒蛇出没 人工智慧来分辨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9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台湾每年约有1,000到1,400位民众遭毒蛇咬伤,卫福部疾管署、特生中心等单位合作建置“毒蛇鼬獾咬伤救急资讯站”,提供民众毒蛇、鼬獾出没地点、医疗资讯外,也结合人工智慧技术,民众看到疑似毒蛇,拿起手机拍摄同时上传照片,就能辨识毒蛇种类。

卫福部疾管署防疫医师刘宇伦说,每年约有1,000到1,400民众遭毒蛇咬伤,如果没有及时使用抗毒蛇血清,致死率达6%。台湾最常见的毒蛇为出血性毒的龟壳花、赤尾鲐(俗称赤尾青竹丝)与百步蛇;神经性毒的饭匙倩(俗称眼镜蛇)与雨伞节,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经毒的锁链蛇。

他表示,据统计国内登山健行人口约500万人,常态性露营也有200万人,但野外活动地点多跟毒蛇、狂犬病阳性鼬獾分布息息相关,民众从事休闲活动前也应做好相关准备。

有鉴于大多数民众对毒蛇、鼬獾这两类动物出没地及遭咬伤后之就医资讯并不清楚,疾管署与农委会防检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路杀社等单位合作建置“毒蛇鼬獾咬伤救急资讯站”,民众可查询毒蛇、狂犬病鼬獾出没地点,并可查询就近就医资讯。

疾管署是台湾目前唯一生产供应抗蛇毒血清机构,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的卫福部昆阳实验室,共饲养约200条毒蛇,每年生产4,000到5,000剂抗毒蛇血清,每年用量为3000至4000剂,足够民众使用。

检验及疫苗研制中心科长郑雅芬表示,若民众被蛇咬,第一时间不需惊慌,而是要记下毒蛇外观。根据毒物科医师建议,人被咬后4至8小时内接受抗蛇毒血清即可妥善治疗。

卫福部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说,若被蛇咬伤牢记“五要五不”,要视为毒蛇咬伤处理、要记蛇外观特征、要脱饰品,避免肢体肿、要包伤口上缘,减缓毒液扩散、要保持冷静尽速就医﹔同时,不割开伤口、不用嘴吸出毒液、不冰敷,避免组织坏死、不饮酒或刺激性饮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误就医。

责任编辑:文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