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润寅集团诈贷80亿 台立委:背后有红色势力

润寅集团在台湾诈贷80亿背后的中共关系。(黄国昌办公室提供)
人气: 107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9年07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原彰台湾报导)上周爆发润寅实业诈贷案,该公司向台湾13家银行诈贷超过80亿元(新台币,下同)资金。时代力量立委黄国昌在脸书上发文“钱进何处?”并提到,润寅的负责人杨文虎与太太王音之,疑与中共国务院实质控制的ST尤夫公司(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密切关系。

该起诈贷案疑有红色势力介入,学者认为,中共渗透台湾经济方法多样,如果台湾银行单位不强化授信机制,恐会进一步酿成国安问题。

润寅集团旗下四家公司,分别为润寅实业、易京扬实业、润琦实业与颐兆实业,在13家台湾银行授信余额达73.21亿元,扣除担保品,最大损失金额为39.49亿元,其中,台企银预估可能损失达12.35亿元、王道银6亿元。

事件爆发,是因为6月5日有银行向金管会通报,该公司未能还款,同时联系不到贷款人,并向金管会通报。检警介入后发现,润寅集团透过四家公司向银行贷款,最主要的是从事纺纱贸易的润寅实业,这次主要是以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向各家银行借贷。

黄国昌表示,由杨文虎、王音之这对夫妻为首的润寅集团,透过旗下四家公司,过去数年向台湾银行界诈贷约80亿元。润寅的借款,没有厂房或机器作为抵押。而是展现自己的政商关系,再透过假交易的“应收账款”,让银行一再放款。

黄国昌表示,润寅集团的诈贷手法,与陈庆男的庆富集团十分类似。除了在海外设立多家纸上公司,创造假交易外;也在中国设立公司,进行错综复杂的投资。

黄国昌表示,润寅在香港成立润炜公司,润炜在2009至2010年间,与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ST尤夫)合资成立浙江尤夫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在2016年11月19日移转尤夫科技股权予ST尤夫。

黄国昌表示,2018年初,ST尤夫自公开市场停牌,之后辗转由中共国务院国家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取得实质控制。杨文虎、王音之退出尤夫科技,但实际上与其二人密切合作的黄慧光,迄今仍在尤夫科技担任重要职务。

他要求,检调必须清查此案、公股行库必须彻底究责,包括:润寅贷款过程中的官商勾结、公股行库的放款决策与内神外鬼、诈贷款项的金流与洗钱搬运等。

学者:存在中共渗透可能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表示,台湾银行在放贷过程里过于轻忽,这是很奇怪的现象,通常台湾银行的放贷相对严格,如今发生该起事件,金融体系的监管单位必须好好监管银行的放贷过程。

中共持续渗透台湾各个领域,该起事件恐存在红色势力蔓延台湾经济的隐忧。邱俊荣表示,中共的渗透是新型态的影响经济的行为,但银行放贷较严格,理论上透过此管道行不通,发生概率比较低。

但如今发生该起事件,可知道部分银行的轻忽,恐提供被中共经济渗透的可能,这种现象值得台湾各界在乎,必须以更严谨的态度面对。

邱俊荣表示,80亿元对这些银行整体而言伤害不大,尤其是体质好的公股银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重点并非单一事件的冲击,而是未来是否会演变成普遍现象,尤其是企业背景、资本结构不清晰的企业,可能造成可怕的影响。

但即使是被熟知的企业,因中资的参与导致公司的掌控权不完全在台湾企业的手上,如果有心势力透过这类企业对台湾银行诈贷,更是防不胜防,台湾政府与银行界更要小心。

银行放款机制需检讨

南台科大财经法律研究所所长罗承宗表示,该起事件不能仅将谁来诈贷当作焦点,台湾银行的放款机制也需要被检讨,因为银行是中华民国国内高度特许的行业,放贷机制必须相对完善,厘清到底是什么状况导致诈贷,如果这么容易被骗,那将严重侵害存款人与投资人的权益,台湾政府应彻底检视这些银行的授信机制。

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蔡明芳表示,理论上,台湾银行在授信时会对该公司与子公司进行了解,不能因为与该客户往来很久就轻易把资金放出,这样毫无授信专业。台湾银行吸收大众的存款,如果对与中国有关系的相关授信无法做好把关,就不能进行这样的授信,这无关专业而是基本原则。#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