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2001乐坛 精彩已不复存在

人气 7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6日讯】2001,罗大佑的演唱会从北方开往南方,乔治哈里森再次和列侬重逢。歌坛莫名其妙红了几对男女组合,虚拟偶像成了去年最时髦的话题,我的案头堆满了大小歌星的专辑,最想听的那首歌至今还没出现。只有流行没有音乐,就像世上只有美女没有爱情,荒芜得让人绝望。

南方周末消息﹐2001,王菲从灿烂回归平淡,那英继续执着她的农民英姿,老歌手复出只有关淑怡宝刀不老,留洋归来的张蔷感觉也不错。北京的崔健泡吧比创作时间越来越长,上海的李泉显得有些急功近利。雪村的成功跟音乐没有太多关系,成龙与郑丽君合唱了一首老歌,陈奕迅谢霆锋成了香港乐坛的支柱,四大天王还是不是偶像已很难说,台湾出了个周杰伦红透半边天,香港两姐妹高唱:恋爱大过天。歌迷们的叫声越来越尖,眼泪却流得越来越淡,只有热闹没有感动,关于我们精彩,早已不复存在。

2001,KK从香港带回一张民歌集,我从天河城买了一张《红蚂蚁》,广州的与非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我混在北京的哥们已衣食无懮。冬子留给我的吉他现在还在我的房间,他如今已经玩上了电子设备,张楚、何勇在离我不远的深圳开了演唱会,我的老乡许巍、郑钧出了他们的新专辑。为了传媒大奖我听了不少垃圾音乐,然后开始用金钱衡量一张唱片的价值,爱我的女人开始抱怨音乐太吵太闹,我深有同感,却不敢开口,我要装得有学问和跟得上时代,也许用不了多久,我和这个乐坛将变得一样劳累。

老将出马 三个顶俩

淘汰是自然的法则,歌坛虽没有拼得刀光血影、暗无天日,但时不时失踪一些熟悉面孔也挺叫人怀念。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关注上了年纪的歌手,我喜爱的是他们饱经风霜后的经验之谈,在如今吵吵闹闹的新生代面前,我的脚步明显走得孤单了。这种孤单也印证了老歌手们无法掌握的轮回,尽管像邓丽君重出混音专辑这样的事被30岁左右的文化精英炒到街头巷尾,但她的拥趸已不复当年。张惠妹被封杀又被解禁,喜新厌旧的人们早已换了目标,新专辑《真实》的出现也成了这位昔日风华绝代今日迅速苍老女歌手的最悲凉见证。年中时王菲的新专辑倒是可圈可点,可惜放之四海各有评论,这也许是今年老歌手的通病,没有一张拿得干净利落、落得掷地有声的专辑。李怒权在久违十年之后带来的《拥你在梦里》只能说是一次李氏音乐的回顾展,反而收录的《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风中的枫》等老歌则成了唱片中最抢耳之作,看来要跨越一个时代,是要非凡的才华与磨炼的。费翔的《野花》在年尾推出,封面可当选全年之佳,音乐却毫无灵气,尽是俗世杂音。林忆莲的《原来》也一样,没理由地唱出一堆平凡之作,大煞风景。国内两大天后,那英、田震一个一成不变,一个又走翻唱老歌之路,成了老歌手当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台湾资深艺人黄小琥出版了《她的歌》,并未如歌迷所想引起轰动,倒是黄韵玲的掌声更响,一首《奶油早餐》唱透华语圈。关淑怡与张蔷带着成熟的女人味再度进军,成了2001年最具色彩感与流行潜质的两张大碟。陈升在年龄最大的艺人当中一枝独秀,可惜人老了就只剩下回忆了,与前年的《思念人之屋》相比,少了渗透力及尖锐性。

我成熟所以我反叛

在2001年众评家们的名单上,年终排列肯定是以中坚力量为主,伊能静、杨乃文、范晓萱、莫文蔚、姜昕、艾斯卡尔、胡吗个、李泉、王菲、林海峰等等,这些生理与艺龄都正当壮年的歌手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摆脱唱片公司的部分束缚,而生活的磨炼也使他们变得日益聪明,明白人生与艺术与体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2001年的中年人群中,标榜的是对音乐形式的改革及自身的反省在音乐中的比重。对于前者,莫文蔚的《一朵金花》就是个例证,在音乐渐渐退化成仅仅对旋律的修饰后,伍佰与莫的组合无疑是具有颠覆性的,不是小米加步枪的开天辟地,而是稳定生活下的意识改良,这样的举步更维艰,意义更重大。和《一朵金花》接近的专辑有胡吗个及艾斯卡尔的《祝福》。对于后者,能对本身的价值提出疑问,对市场与定位发泄不满,这是文化反省的第一步,伊能静、范晓萱算是此中代表人物,没有人可以不对她们去年的专辑刮目相看,再愚笨的听者也能体会到那种新鲜如清草般的气息。不在乎流行与不妥协商业,反而可能就是最成功的制作,姜昕、李泉及至《水底乐园》就是张扬的这个理念。

尽管在风格上大胆突围,但第二代歌手中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定性者,像老一代陈升那样有自我抒情的渠道。这些被唱片公司包装惯了的歌手一时间很难彻底抛开惯性因素,这也成为第二代歌手的一个悲哀。

用谎言塑造偶像

我被包围在一个到处都是新面孔的歌坛,我承认我的年龄和我的偏见使问题表面看起来不算公正,但我知道偶像体制掩饰了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

那些词曲作者、制作人是臭名远扬的拜金一族,他们利用一个个少年欺骗一群少年,并被冠上神话的头衔。如果你有足够的阅历看穿这把戏,你的愤怒也许并不比我少。对于那些像尘土一样的偶像歌手,我不做评论,这里只指出几个可值商讨的,MC HOTDOG、陈奕迅、周杰伦。

台湾一直是一个以人文文化著称的地方,它的流行音乐从始至终都散发着学院派的气息,近二年R&B使台湾音乐沦陷可怜之地,单一的曲风、单调的意境使人窒息。周杰伦也是以R&B起家,但至少他有灵气,加上鬼才方文山,把一个R&B玩到极致,成为整个华语圈无人能及之蓝调天王。可R&B最失败的一点就是难打入人心,只能以华丽的曲风及鬼怪的歌词才得以生存。如果周杰伦一旦江郎才尽,他的演唱生涯也随之告吹,MC HOTDOG是台湾异军突起的少年代言人,与周杰伦不同,他们更有回味,相对来说艺术生命将多彩及长久。香港的陈奕迅在同类男女歌手中可谓鹤立鸡群,他时隐时现的怨言也反映着他对乐坛诸多不满,这种不满化解在歌曲中,完成了陈奕迅几乎定型的个人风格:后现代的词曲构建及不确定的反叛游走在商业价值的边缘,使香港乐坛多了几分精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华语榜中榜评奖 歌迷送零食慰劳孙燕姿
走近法轮功:  钢琴家的生日
罗中旭赴美国拉斯维加斯过节 刺激又难忘
地下音乐人--王凡:音乐是你的心理历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