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5大军事动作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5日讯】普京自去年4月被正式选为俄总统以后便不断加强军队建设,俄军实力已呈上升趋势,其中的一些做法尤为引人瞩目。

  当兵签合同 俄军要走职业化之路

  去年11月下旬,俄总统普京在俄武装力量领导人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根据俄国家利益的需要,俄军要实施合同兵役制。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进一步明确说,俄军要在2004年正式实施这种兵役制。在俄罗斯,走合同制似成俄军兵役制度改革的大势。

  俄军之所以走合同兵役制,有多方面原因。其中,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日趋复杂,掌握这些武器装备需要较长时间,服役期较短的义务兵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职业化的合同制军人可以很好地掌握现代战争理论和运用复杂的新式武器。

  俄军多数军官认为,重振俄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行职业化。“当兵签合同”就是俄军提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它意味着俄军向现代化、职业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太空建“天军” 欲与美军试比高

  6月1日,俄罗斯宣布正式成立航天兵,成为俄武装力量的一个新兵种。这支“天军”在隶属关系上,脱离了战略火箭军的指挥体系,成为由俄总参谋部直接指挥的、并与陆海空三军并驾齐驱的一个独立兵种。其地位也由原来的战役、战术层次上升到国家级的战略层次。俄罗斯从而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能独立遂行空间作战任务的兵种的国家。

  俄“天军”拥有的力量包括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太空防御部队,3个大型航天试验与发射场、1个航天器试验与控制中心以及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太空监视及导弹防御系统等。该兵种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军用侦察卫星等各种军用航天器,监视敌洲际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活动,监视太空目标,并侦察外国各类航天器的性质等。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一个航天大国,军事航天力量亦是坐二望一。其实,早在1992年,俄罗斯就组建过独立的航天部队,后来被划入了战略火箭军的麾下。那么,俄罗斯组成这支新“天军”用意何在呢?

  面对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发展、武装斗争手段的变化,俄军认为,天空和海洋只能算是20世纪以前的战场,太空才是21世纪的主战场,太空力量将是取得21世纪战争胜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与部署节奏的加快,美太空军事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2001年1月美军大肆演练太空战,俄感到了国家安全的危机,毅然重组“天军”,欲与美国争夺太空优势。

  俄建立“天军”,对俄抢占21世纪军事制高点,维持军事航天领域的优势,重振大国地位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收缩“触角” 普京棋高一着占主动

  10月17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将关闭俄军在古巴的洛尔德斯无线电监听站和在越南的金兰湾海军基地,还准备放弃海外的所有基地。

  消息传出,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这两个基地是俄罗斯的海外重要战略基地,在冷战时期为前苏联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其中,洛尔德斯基地自1964年以来一直是前苏联及俄罗斯对美国进行电子侦察活动的中心,可监听美国本土各地的情况。此次,俄罗斯的战略“触角”回缩,缘由何在?

  前苏联解体后,作为继承国的俄罗斯一下子由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一个“二三流国家”。为了重新崛起,俄罗斯不断探求究竟应与美国建立何种关系。

  经过近10年的探索,俄认为,与美国建立一种新型的战略关系以从美国及西方获得大量的经济援助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同时,现代航天及卫星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凭借国内先进的侦察设备完全可以等效地获取海外情报,而且也更符合俄罗斯当前的国力。所以,普京抓住美国“911”遇袭后到处寻求支持的有利时机,顺水推舟,一举从东西半球收回了自己的军事“触角
”。
  
通过这一举动,俄罗斯在国际上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和平形象”,改善了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关系,争取了战略上的主动,这对于今后俄在其他问题上向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讨价还价无疑大有益处。

  裁小“块头” 俄军还能保卫俄罗斯吗

  4月25日,刚上任不久的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俄《红星报》上撰文,提出俄军改革的主要措施。由此,俄拉开了其武装力量进一步改革的帷幕,此次改革的核心是精兵减员,削减“块头”。按计划,到2005年,俄正规军人数将从120万减少到83.5万。

  按理说,俄罗斯国土面积大,边境线长,根据国际上“军队员额应维持在国家总人口的1%左右”的惯例,俄军至少也应该拥有150万人的规模,而现在还要在只有120万的情况下再裁减30多万,这样下去,这么少的俄军还能保卫得了俄罗斯的安全吗?

  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两次车臣战争及“库尔斯克”号潜艇的沉没给俄罗斯上了沉重的一课,使俄军上下达成共识:一支相对庞大但比较臃肿的军队,无论在结构、体系还是反应上,都显得与现代战争格格不入,这样的军队很难保证国家安全。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两场大的战争中,美军的“大胜”无疑又让俄罗斯体会到,军队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灵活性”、“快速反应”,而不是“规模”。

  这“一反一正”的鲜明对比,使得俄军决意“削减块头,压缩水分”,通过“质量建军”,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加速练“内功” 重新崛起指日可待

  在大规模精兵减员、从海外基地撤军的同时,俄军也加快了苦练“内功”的步伐。

  2001年,俄罗斯将军费增加到2600亿卢布,创造了自1992年俄军重组以来的新高。8月12日,俄财长库德林宣布,俄罗斯在2002年还将大幅度增加军事开支,但没有透露2002年军事开支的具体数额。他表示,2002年俄国防预算中用于军事改革的部分将由2001年的45亿卢布增加到160亿卢布,约合4.7亿美元;同时新增军费开支将主要用于军队购买新装备并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

  近年来,俄军各级部队的训练与演习的时间比以前明显增加,训练质量也有显着提高。2000年10月中旬和11月初,俄罗斯战机数架次避开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防空雷达的层层设防,超低空掠过航母甲板为“小鹰”拍了照,使美国人自诩其航母空防滴水不露的神话蒙羞。去年年初,俄军针对美国的NMD,进行了世纪性的大型战略演习,成功地从陆地、空中、海上发射了多枚“白杨”导弹。

  10月,俄军进行了为期5天的军事演习。此次演习以防空演练为主,集中展示了俄空军力量。此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部分独联体国家联合防空体系已经进行了11次各种类型的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这一切都显示了俄军战斗明显提高,依旧具有强大的实力。

  俄罗斯还不断加快武器装备的研制与更新换代。12月4日,“库尔斯克”号被打捞出水,俄罗斯第3代核潜艇“猎豹”号也开始下水,正式编入现役。“猎豹”号潜艇融入了俄罗斯近年来最新的军事科研成果,攻击力惊人。同时,该潜艇还吸取了“库尔斯克号”的教训,装备有完善的自救系统。这是俄海军近6年来第一次编入新潜艇。

  此外,俄军还开始加快特定功能、微型、小型核武器的研制、发展,提高核威慑的现实意义。同时,俄军还大力开发新式武器装备,在年内安排了180余种新式武器和作战装备通过国家鉴定。

  人们相信,通过一系列“动作”,俄军的质量和战备水平将有极大的提高,俄军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俄军的重新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转自《中国青年》 有删节 本文分析不代表大纪元观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孟玄:美退出“反导”的新国际安全格局 (12/30/2001)    
  • 多国阿富汗用兵 俄国用计 (12/21/2001)    
  • 美国单方退出反导条约 美俄双方似早有默契 (12/14/2001)    
  • 美国退出反弹道飞弹ABM条约 最快今日宣布 (12/13/2001)    
  • 宇航员在宇宙太空站吃什么 (12/11/2001)    
  • 太空人在宇宙太空站吃什么俄国专家为你解答 (12/10/2001)    
  • 开辟宇宙旅行的俄罗斯加加林太空人训练中心 (12/8/2001)    
  • 北约与俄 将设联合理事会 (12/8/2001)    
  • 中国江政府漠视海外法律,国家恐怖主义输出俄国领土 (12/5/2001)    
  • 吴稼祥:普京与布什谁为谁作嫁? (12/2/2001)    
  • 曹长青﹕普京和江泽民,不比不知道 (12/2/2001)    
  • 【纪元专栏】茉莉: 与“匪徒”对话 --俄国车臣冲突的转折点 (11/27/2001)    
  • 冷战敌人携手合作 北约拟让俄罗斯享发言权 (11/24/2001)    
  • 俄墨两国元首电话讨论原油减产问题 (11/23/2001)    
  • 【纪元专栏】曹长青: 俄国﹕彼得大帝时代以来最好的状态 (11/23/2001)    
  • 俄国防部长﹕俄美没有就NMD达成进一步共识 (11/22/2001)    
  • 墨西哥未能说服俄国大幅减产原油 (11/20/2001)    
  • 曹长青:布什和普京成为“同志”? (11/18/2001)    
  • 美国文件: 俄国曾爆发炭疽热疫情 三百人死亡 (11/18/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