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奔腾》玉雕问世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新华网沈阳2月1日消息:在21世纪中国农历第一个马年到来之际,特大型玉雕作品《八骏奔腾》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雕刻成功。

这件作品由岫岩祥琳玉雕工艺厂的艺师们设计并历时8个月雕刻而成,不仅是目前岫岩玉雕史上最大的、也是中国玉雕史上最大的八骏作品。

据总工艺设计师高祥林介绍,这件特大型玉雕整个作品高2.02米、 长3.33米、宽0.82米,重3000公斤,用料13吨。八匹玉马鬃毛飘洒,长尾飞舞,脚踏祥云,以排山倒海之势飞奔而来。

高祥林是岫岩玉雕界雕刻玉马的良匠,专门研究玉雕作品中马的设计和雕刻。去年4月份,高祥林在岫岩玉料市场发现并买下了这块玉料。经过观察料型,他决定将其设计成自己最拿手的八骏玉雕。

据了解,中国大型玉雕作品主要产自岫岩,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玉乡。岫玉有中国“国石”之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卧佛及其意蕴 (9/16/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 曹操足智多谋,颜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为什么如此幸运?蒋家与布袋和尚的奇特缘分……虚云和尚凭借什么,收服了民国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翠碧如绢的蕉叶,可入诗、入画,是传统艺术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闺秀,以此为名号,在良辰美景中结社唱和、赋诗填词,为当地带来一幕幕文化盛宴。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园诗社。
    • 明末的某个烟雨时节,苏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现了一位揽胜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骤雨,他躲进一座庄园,却驻足在庭院中,凭栏观鱼,困倦之际忍不住沉沉睡去。当晚,庄园主人就梦见山中别业,有神龙卧于栏杆。次日清早,主人亲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