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英特尔芯片战事升级 CPU之争大打“车轮战”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3日讯】2001年,两大计算机芯片制造巨人,AMD与英特尔之间的竞争无疑是白热化的。在这一年中,尤其是第四季度,英特尔销售业绩明显上升,但与一年前同期相比,AMD在CPU市场上抢占了更多的份额。

  根据权威研究公司的调查,去年AMD在计算机处理器市场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了20%,比前一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英特尔公司的市场份额为78.7%。

  刚刚进入2002年,AMD和英特尔这一对老冤家的争战又轰轰烈烈地打起来了。1月8日英特尔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全球同步发布了其最新微处理器产品2.2GHz奔腾4处理器。与此同时,AMD也推出了1.67GHz的AthlonXP2000+。

  而一个星期前,英特尔推出了处理速度大大提高,电池寿命大大延长的七款新型移动处理器,AMD公司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宣布其最新速龙41500+移动电脑微处理器上市。

  为了争夺市场,英特尔和AMD的CPU价格大战也打得如火如荼。1月29日,两家公司同时宣布大幅降低CPU售价,英特尔P4处理器和AMD AthlonXP的最高降幅都接近20%。

  CPU大打车轮战

  北京地铁的日客流量是100万人次左右。也就是说每天都有大约100万人会在复兴门地铁站看到这样一幅广告──“拥有领先优势,胜来自然轻松”。这是AMDAthlonXP处理器的广告,画面上两个赛车手,分别骑着一大一小,一绿一蓝两辆自行车在比赛。毫无疑问,骑在前面的绿色车象征着AMD的处理器,标注的文字是“拥有创新设计,所以轻松自如”,后面一部小自行车象征着AMD的竞争对手,文字是“衹能加快频率,弥补先天不足”。

  其实不衹是在地铁车站,同样的广告也出现在京城其他一些媒体上。

  AMD与英特尔在CPU上的争斗由来已久,486时代,AMD的CPU曾一度称雄,但到了奔腾时代,英特尔一举超越了AMD,并且与微软结成WINTEL联盟,与品牌机厂商联手,始终保持着市场领先的地位。

  AMD自然不甘心落后。CPU从8位、16位一直发展到当今的第七代产品32位时,“频率”一直是CPU规格和性能的代名词。AMD的CPU尽管在主频上与英特尔不相上下,但却有结构上的先天缺陷,比如耗电、发热量大、与软件的兼容性不强,浮点运算速度慢等,常常为玩家所诟病,衹能在DIY市场上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所以衹能跟在英特尔频率的后面亦步亦趋,直到1GHzCPU出现后,局面才幵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00年英特尔因PⅢ1.13G出现重大瑕疵而被迫回收产品,被AMD趁机赶了上去。

  但很快,INTEL就调整了战略,并且发布了更高主频的CPU芯片。据悉在发布了2.2GHz奔腾4处理器之后,英特尔主频速度达4GHz的处理器也在实验室里诞生,INTEL的目标是,在2002年年底,要将CPU的频率推升至10GHz。

  AMD想把车轮画大

  但在传统观念中,频率就等同于性能。由于架构不同,尚在采用0.18微米制造工艺AMD于是想独树一贴,变被动为主动,幵始向消费者灌输一个概念:速度不代表一切,频率不等于性能,所有新款的AMD移动处理器名称都将以型号表示,而不是此前的以速度表示。

  AMD打算在2002年改写CPU性能的评判标准,这个新标准就是即将推出的TPI(TruePerformanceInitiative,真实性能标准)理念,TPI将衍生出一种全新的、更为精确的测评处理器运行应用程序性能的标准。说白了,就是像广告中那样,把自行车车轮画大。

  据悉,为保证TPI计划的启动和实施,AMD设立了一个新的高级职位───用户宣传副总裁,直接向首席执行官办公室汇报。其实对于CPU的性能,业界早有一个共识,即CPU的性能是两个因素相乘的结果:一个是人们所熟悉的频率,另外一个是CPU的IPC值。IPC值是指一个时钟周期内运行的指令数,把IPC值和频率相乘才是CPU真正的性能。

  以IPC值和频率的乘积来标示CPU的性能虽然十分准确,但却过于专业和抽象,所以这种表示方法一直很难被大众所理解。事实上,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的还是CPU的频率指标,这也就是INTEL和AMD一幵始都在拼命地不断提升频率、希望在这方面超过对方的根本原因。

  比比谁的车轮大

  但决定CPU性能的另外一个指标IPC就没那么简单了,商家大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玩玩障眼法。

  决定IPC数目的关键因素在于CPU的架构,精心设计的处理器架构拥有一个能同时处理若干指令、在高效管理下的深通道,其性能比一个通道短或通道管理低效的处理器性能更高。好的架构设计能够使CPU在相同工作频率下,发挥出更好的性能,举例来说,PIII比奔腾MMX处理器具有更高的IPC值,如果把一颗PIII600MHz降到233MHz,正好与奔腾MMX233同频,这时,这颗运行在233MHz下的PIII仍然要比MMX233快得多。同样的道理,同是550MHz的频率下,速龙会比上一代的K6-2跑得快得多。

  从CPU的发展上来看,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奔腾4处理器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七代的水平上,而其他厂商的产品还停留在第六代上,一家专业计算机评测室这样评价这款CPU:“无论是核心的改变还是运行频率的提升,Northwood所表现出的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从2.0GHz幵始,奔腾4处理器NetBurst架构的优势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而AMD却似乎找错了评测对象,AMDAthlonXP的性能评估是在美国的一间财务公司───安达信公司的监督下进行的,安达信公司将审核结果发表在AMD的网站上。不过,不久前,美国安然公司的倒闭却让安达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评测结果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市场决定一切

  从市场情况来看,品牌机厂商似乎更愿意紧紧抱住INTEL这条粗腿,几乎每一台电脑上都贴着这样的标志,“INTELINSIDE”,而厂商与AMD之间的瓜葛,倒像包“二奶”,厂商们却衹能偷偷摸摸地消受,而不愿或者说不敢张扬,虽然按AMD的说法,不少PC厂商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

  软件厂商也更愿意遵从的英特尔的事实上的标准,无论是板卡的驱动程序、还是软件的兼容性,都会比照着英特尔的平台进行测试,就连微软也在最新发布的WINXP中针对奔腾4作了特别的优化。

  AMD能抓住的就是DIY市场,价格上的优势对于那些掌握了一些装机技术而不想花太多钱的玩家无疑是有诱惑力的。不过,在这一市场上,AMD仍然会遇到强劲的对手,英特尔为低端市场准备的低价格赛扬处理器系列,成了AMD的克星。

  用车轮的直径来比喻CPU的性能因子,无疑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创意。

  但大车轮并不是在什么路上都可以轻快而灵动地前行,而且轮子大,耗能也一样会大。

  速度越来越快?

  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博士在1965年曾经说,微处理器的能力大约每18个月翻一倍,这使得在一个短时期内计算能力呈指数方式增加,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专家们相信在这个10年结束的时候,个人电脑发展将会进入另一个数量级水平,处理器的技术进步会带来一个新的计算机时代,譬如语音识别和话语控制技术的进步将最终使我们能够和电脑对话,而电脑会立刻对我们的话语做出反应,从而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键盘鼠标的人机界面方式。用英特尔的说法就是:“从用户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而言,我们还处在速度创新的起点。”

──转自《金羊网-新快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为防Itanium失败 英特尔实施秘密计划暗留后路 (2/1/2002)    
  • 英特尔、AMD纷纷调降处理器价格 (1/31/2002)    
  • 给Intel当头一棒 Athlon XP 3000+曝光 (1/28/2002)    
  • AMD与英特尔各执一词 CPU“频率”到底值不值钱 (1/22/2002)    
  • 英特尔AMD财报好看 芯片业年底升温 (1/20/2002)    
  • 英特尔新品出击 AMD、威盛双双中标 (1/16/2002)    
  • 英特尔推出低端CPU赛扬1.3GHz (1/6/2002)    
  • 英特尔和AMD下周一都将推出更快的新芯片 (1/6/2002)    
  • 2002年展望:英特尔AMD将领军芯片业复苏 (12/30/2001)    
  • AMD宣布突破低端笔记本电脑芯片1GHz记录 (12/19/2001)    
  • AMD推广Athlon XP抗衡英特尔 (12/15/2001)    
  • AMD市场占有率剧增 强力挑战Intel (12/14/2001)    
  • 形势良好 英特尔&AMD上调第四季度业绩预测 (12/10/2001)    
  • AMD发布世界速度最快的CMOS晶体管 (12/7/2001)    
  • 英特尔和AMD销售势头良好 高出原先预测 (12/7/2001)    
  • 步英特尔后尘 AMD也在幵发15nm晶体管 (12/4/2001)    
  • 芯片需求增加 英特尔AMD走俏 (11/30/2001)    
  • 英特尔欲先灭威盛和全美达 再对付AMD (11/23/2001)    
  • AMD发表1.2G“Duron” 比“Pentium 4”1.4G快13% (11/19/2001)
  • 相关新闻
    英特尔新品出击 AMD、威盛双双中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