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注:你知道都吃进去了什么?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日讯】食品污染情况“家底不清”,食品安全研究工作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组织,科技成果与技术储备不足,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影响大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掣肘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食品污染情况‘家底不清’,食品安全研究工作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组织,科技成果与技术储备不足,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影响大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掣肘。”在近日举行的“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论证会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研究员陈君实代表起草小组做解释时,如是评价当前的食品安全工作。

据科技部副部长李家勇介绍,“食品安全”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并联合卫生部、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在原有攻关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投入,共同编制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可行性报告。力争在“十五”末期,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共享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系统。

食品安全,世界难题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院士卢良恕主持论证会时,特别强调:“大陆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陈君实研究员介绍说,尽管大陆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专业队伍使食品安全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潜在的食源性危害。他说,近几年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源性中毒事件逐年上升,蔬菜、粮食、肉类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然存在,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和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贸易的新形势。

据卫生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01年在江苏、安徽等地暴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2000年收到的中毒报告增至150起,中毒人数6273人,死亡人数150人。每年向卫生部上报的食物中毒案例中,除意外事故,大部分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

陈君实在做解释时说,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95%以上。大陆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大陆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如此高的漏报率,除管理上的问题外,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和溯源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菜篮子”不安全中的源头污染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大陆是世界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氮肥(纯氮)年使用量2500多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两者单位面积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大陆使用的农药仍以杀虫剂为主,占总用量的68%。江河、湖泊、近海等水源的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催熟”剂的使用以及饲料中非法添加的激素、生长促进剂、抗微生物制剂的使用等问题都需要从源头开始治理。

如何解决食品安全的“瓶颈”?

卢良恕院士认为,当基本食物量的安全解决后,食物质的安全会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作为WTO的新成员,大陆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会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大陆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据陈君实介绍,近年来大陆因食品安全而影响贸易的事件发生了不少。1999年8月至2000年1月,大陆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不符合美国政府的技术法规,遭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扣留。

大陆除了检测技术的不足外,目前的差距主要是缺乏一套科学化的监督、检验工作程序和系统。而此类程序和系统的建立,必须基于一套目前大陆尚缺乏的关键控制技术,包括进出口食品危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进出口食品风险控制技术等。

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强调说,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是以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大陆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从大陆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重点要解决大陆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符合大陆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毒米毒油吃不消!
欧盟谴责他国因英法爆发口蹄疫而限制进口
英消费者最担心疯牛病 口蹄疫排列第五
靠疯牛病发财 意大利黑手党“黑”了1.5亿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