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地国庆献词指国家发展不应区分族群

标签:

【大纪元8月31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毓平吉隆坡三十一日专电)马来西亚立国先贤苦心经营,已成功塑造大马多元种族与文化的社会,不分彼此的融合在一起。因此,政府必须照顾不同文化、语文与宗教的需要,以发展成世人都承认的最成功的多元种族国家。

大马总理马哈地在庆祝四十五周年国庆的献词说,然而,现在我们却又发现各族间出现刻意制造出的区别,玩弄各族间的文化语文与宗教。

他说,政府原本设立国民学校(国小),是要容纳各族学生,可是最后发现,国小的非马来族学生越来越少,这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由于出现一些特殊因素,导致国小变成马来小学。而马来人中又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宗教学校就读。

这样一来,其他族群就没兴趣把孩子送到国小,更不必说送到宗教学校。结果是国民型学校(可用母语教学)就自然壮大及增加。但这些国民型学校,看起来就像华人或印度人的学校。

因此,马哈地认为,这种趋势发展导致不同族群的学生各分彼此,他们不懂得其他族群的礼俗与传统,他们也变得不敏感,而且不懂得如何互相交流沟通。

“在国立大学,大学生也以族群来自我区分,他们的组织也仅限于本身的族群学生参加,不管是球场上、讲堂或社交,已经没有任何活动是能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在私立的高等学院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是马来人,私立学院的学费昂贵,阻止了马来学生进入就读。结果是,国立大学被马来学生垄断,私立院校则多是非土着生。

“政府为了拉近小学生的距离,因而有意把国小、华小及淡小(印度淡米尔文小学)安置在同一校园内,可是却被极端份子反对,他们似乎不喜欢让子女和其他族群学生交往。”

马哈地最后表示,政府以前废除英文学校是因为相信国民学校可以取代它,以便成为各族的学校。然而在国民学校无法成为各族人民首选的学校时,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受限,这是因为新的知识全都是以英文为主。因此政府建议要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以英文教导数学与科学的科目,以便让各族学生早日掌握科技语文,但是却遭受抨击,指政府意图消灭华、巫、印等母语。

因此,马哈地吁国人,面对国家整体发展的前途,各族最重要的是各自牺牲一点利益,来加强各族间的关系。这是国家安宁与繁荣的基石。各族也不会丧失种族的特征,同时却又以马来西亚人为荣,而不是来自各别祖国的民族。(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卡斯楚参观全球最高建筑感觉更接近天堂
大马总理证实财长达因辞职 接班人选尚未确定
马哈地指穷人有权移居富国发财
菲总统访马将为东盟东部发展区注入新活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