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语】麦燕庭:守住言论自由领地

人气 597

【大纪元2020年03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叶依帆、梁珍香港报导)3月初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公布,免费电视台不须再播放香港电台的节目,引发舆论哗然。前香港记协主席麦燕庭接受《珍言真语》主持人梁珍专访时表示,港府有心打压香港电台,显示香港言论自由空间越来越小,“大家一定要撑着,因为你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背后是悬崖峭壁,言论自由这个空间要一直守住。”

担任记者三十多年的麦燕庭,曾在香港电台任职达十年之久,她表示,自从香港主权移交后,香港电台就被建制派“追着打”。她质疑通讯局此举是否凌驾了行政会议?“免费电视台这个发牌条款是行政会议通过的,为什么可以这么简单、这么轻易,通讯事务管理局说不用就不用啦。”

此前,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及香港电视娱乐有限公司(ViuTV)须按照通讯局发出的指示,每周在其综合中文频道分别播放3.5小时及2.5小时港台节目。

她说,此次港府封杀香港电台,不会停止整肃媒体的行动,“大家不要以为它就会停在这里,它一定会继续找下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是谁,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大家一定要撑着。”

多年的记者生涯让她见证了香港新闻环境日益恶化,她说,目前受到中共政府控制或影响的媒体超过三成,“一是就给他所谓收买;又或者如果收买不了的那些人,就合并你,整个买过来。”

“传媒的角色从来都应该是其是,非其非。”她说媒体始终都应扮演好社会第四权的角色,代公众去监察社会。

中共加强管控媒体 “枪打出头鸟”头条新闻被针对

记者:最近香港电台有很大的争议,头条新闻被警方投诉,香港通讯管理局宣布免费电视台不可以再继续播放香港电台的节目,你与香港电台之间有很深的渊源,怎样看政府一系列的措施呢?

麦燕庭:我做了三十多年记者,十多年是在香港电台,2007年初正式离开香港电台,离开时是新闻部的采访主任。

大家都看见它有心要打压香港电台,也应该感觉到主权移交以后港台一直都被建制派追着打,以往会用一些大家不留意的方式:在人事上牵制,或在拨款上边“阴干”,这些公众很难参与也很难说,政府说,“我们有一贯的政策”,就推脱所有的批评。

至于公开批评、辞退人员,特别辞退大众都很认识的名嘴时,或者去批评一些具批判性节目的时候,大家才会留意原来又来了,又来了,现在这个做法只不过是又来了。为什么会又来了?大家应该看到港澳办换人,中联办换人,这些人基本上与习主席可是一条线一条龙服务,当时大家知道一定会加强对传媒的管控,现在头条新闻可以说是“枪打出头鸟”,因为剩下的很批判性去批判香港政府也好,中国政府也好,不是很多了。

大家都知道如果《苹果》报纸,与一些网媒,而港台其实电台也好电视也好,感觉就是剩余一些公共事务的节目,他一定是盯着你的,而头条新闻当然变成出头鸟被人打。所以说我一点都觉不奇怪,头条新闻被人一秒一秒去对讲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与你斟酌的做法。至于不要免费电视台去播放港台的节目,其实就是要减低你的影响力。大家不要忘记的就是这些都是涉及言论自由。

头条新闻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讽刺性的节目,嬉笑怒骂,应该要接受一些批评,至于警务处长两次去信看得清楚他真是差不多逐个字、逐个字核对。虽然我没有他那么细心去看看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批评所谓暴力,就是暴徒,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但是最少我们看到在一些我们叫footage(镜头)的影片里面是有的,那你不能说他没有吧?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大家都知道做这些节目,第一它不是一个新闻节目,我们不能要求它同一个新闻报导做到持平公正,而是整个大环境整个台的节目这样去看的。就是说头条新闻批评比较多,但是整个台的节目来看,头条新闻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它不只是说警队,另一方面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警讯》一直都在帮警队说话的,基本上是一边倒,为什么警务处长又不说?你这样不对,你应该批评我们警队怎样做得不好,叫《警讯》这样去做是不是啊?那为什么他又不去看《警讯》做了些什么呢?所以如果大家由一个节目的性质,以致是一个所谓的整体的持平来说呢,我觉得港台是不持平的,因为它已经是较我在职的时候倾向建制派,对于建制的批评比以往少。

言论自由再倒退 悬崖峭壁在背后

记者:你那时的言论自由的尺度?

麦燕庭:至少有一些高级的AO(Administrative Officer,政务主任)打来叫我改,我可以不改,可以和他争辩,当然事后被人家针对。我经常觉得要做得公正,要受一些压力,这是在我的预想之中的。我们看回电台以前的封面节目《千禧年代》,以前是吴志森和周融,大家都知道周融是建制派的,他出来几次帮人家撑什么的大联盟。其实基本上在人选上他们已经平衡了,但是他们(建制派)都觉得接受不了,有批判声音出来不行,于是在大概06、07年的时候,炒了吴志森,周融只是陪葬。

我们大家都知道,港台言论自由的空间其实是小了,不要说现在大家针对的吴志森,我做了记者几十年,黄毓民还是很名嘴的时候,在商台大家都觉得吴志森太保守了,其实他一点都不,他那种所谓的批判,我们觉得很客观、很有理有据的,其实对我来讲,他很温和的。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正显示言论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小。过往还有一些比较所谓激烈的人撑宽了空间,现在那些人没有了,或者淡出了,就连这些原来温和的人都升级了,变了做激进,变成被人打击的对象。所以由此大家可以看得到,这次头条新闻,是因为建制派、因为警方的投诉而退缩,甚至是裁人、裁时间、裁资源的话,这样他们就叫做成功取缔了。

大家不要以为它就会停在这里,它一定会继续找下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是谁,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会不会是“铿锵”?还是其它的大家都已经觉得很温和的,甚至大家觉得太过温和的“千禧”?可能到时候都叫做不够持平,被人家去针对,甚至要换人,很难讲。所以我觉得言论自由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撑着,因为你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背后就是悬崖峭壁,言论自由这个空间要一直守住。

头条新闻差不多由开节目来讲,已经是给人家针对的。头条新闻开台的、开播是1989年,六四事件之前两个月,那是一个比较言论开放的年代,当时也真是动荡,4月已经有一点风起云涌了,其实一开始已经是被人家针对的。在90年代初期,或者89年没多久,徐世民有一次在北京开两会,就骂头条新闻,说它什么阴阳怪气,不知道有什么政治目的。

当时的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强硬地回应,她真的出来撑的,说第一,徐先生你是不是应该回香港才说?你是不是在北京告御状?第二就是她(陈方安生)很坚持,要维持、捍卫言论自由。如果我没有记错,她的讲法就说不知道自由还是新闻自由,它就好像怀孕那样要就是有或没有,不能给你一点就算数,是不可退让的,因为一退,人家就会吃髓知味,吃着上,逐步逐步去蚕食你。当时徐世民还讲了一句名言,“讲一下都不行吗,老虎屁股摸不得吗?”

记者:可以撑三十多年真的很不容易,头条新闻见证了香港大时代的变迁。

麦燕庭:是啊,希望它继续可以撑下去。

记者:网民都很支持他们,杜汶泽说TVB都没有人看了,以后他的90万的粉丝,将这个节目转到他那边去发放。怎么看这种民间的力量?

麦燕庭:这种说法是有部分作用的,杜汶泽这么有影响力,他一声号召很多人会跟他。其实免费电视台去播放港台的节目,本身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讲是逐渐削弱港台影响力的一个步骤。大家都知道,网上尤其是年轻一代,大家都觉得无所谓,我们现在都不看CCTVB,看网上的,网上大把的言论。但大家不要忘记,不是所有人都有网,也都不是所有人都有手机,尤其是年长的人,他就只有一个电视机,所以始终会使港台流失了一部分的观众,令它的影响力、入屋率是会减低的。

通讯局凌驾行政会议?擅改发牌条款

麦燕庭:大家都知道免费电视台这个条款,要免费电视台去播,其实已经有几十年的了,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因为要检讨港台的时候,要求两间免费电视台要在黄金时间播,而且是发牌的条款。后期无线就搬去晚上了,好像是凌晨深夜的时间,被人家吵又搬回来,就搞这些小动作,现在政府帮他一把,完全不用播。

我经常问,既然是发牌条款,行政会议通过的,为什么发牌条款可以改变?可以这么简单,这么轻易,通讯事务管理局说不用就不用啦,这个通讯事务局比行政会议还厉害。虽然广播条例里面允许所谓当局可以做出一些所谓方向性的决定,但是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我不知道,等通讯事务管理局去解话。虽然大家知道解都没有什么用的,反正因为这些事情,如果不是上面同意,我想通讯事务管理局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是不是行政会议去推翻这个所谓发牌条款,可能意义不大。但是我们经常说,程序公义是不是应该都要维持,老实说,做这样子你都要做足了,是不是?不是现在这样简简单单就,通讯事务局就已经可以更改发牌条款。

程序不公义 港府写好剧本照着演

记者:这次看到很多不公义的地方,港台工会就说,其实TVB应该给一个频道的使用费,他们按照那些条款来说。

麦燕庭:说的数以亿算,应该大概4亿。因为当年讲的时候,10年前讲2亿,现在到4亿一点都不出奇,而且这一个也都是当初豁免无线和亚视,那时候无线和亚视,频道费、频谱费一个原因。因为当时讲得明白,香港电台附有公共广播的责任,所以两间电视台免费播放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是说,所以豁免了频谱费,既然当年因为它承担了社会责任,豁免了它的频谱费,为什么现在不需要它负这个责任?又向他缴付频谱费呢?虽然可能不一定是4亿,因为政府都有其它的API在两间电视台播的,那些都是社会责任,但是和每个礼拜讲的5个小时的黄金时间节目的收入,差很远,没有理由一点都不收的。

看到政府那种程序的不公义,当人一质问,港台节目人员制作工会一问,他当晚就可以回答你,我们没有打算收他的频谱费,这些他就可以这么快回应。其实根本一早它就已经在剧本里了,如果不是,为什么想都不用想。如果真的是觉得一早是知道有频谱费问题,在声明里你是都会交代。没有交代,当有人一问你就说不用了,挺大方,那些是公帑来的。

香港新闻自由度收缩 每况愈下

记者:港台事件现在2020年,对新闻自由你怎么看?和97年之前,现在的新闻自由,这段过程是到了一个什么阶段?

麦燕庭:其实都不用我讲了,大家都知道在好像,我不敢讲江河日下,但是至少真是每况愈下。因为我不讲江河日下是因为,第一我们还有一些主流的传媒是具有批判性的,第二就是网路媒体的兴起都有一定的帮助,就算香港本地的传媒出不了声,还有国际传媒,还有国际的网媒,他们都可以通过网际网路,看到国际传媒的一些看法和一些报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香港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空间是没有收缩得那么快,但是它是处于一个收缩的状态,这个是殆无异议的了。

如果我们用无国界记者那个评分、排位,主权移交(1997年)前后其实应该是二十多,它的数字越小,新闻自由度就越高,那个时候是二十多,到现在是七十多,我们和那些中东国家去媲美了,惨了。所以可以看到新闻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和中央政府领导人的态度、或者取向很有关。

收买、并吞 受中共操控传媒逾三成

麦燕庭:香港主权移交初期,虽然中央政府都想收了(新闻自由),但那个步伐以致那个力度确实是没有这么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不是涉及所谓藏独、台独这些问题,他尽量不公开去说你,虽然背后都会有一些影响的。但是现在不是,自从习近平上台之后,他用一种很主动的形式,所谓亮剑和你拼。我们说的主流传媒,一是就给他所谓收买;又或者如果收买不了的那些人,就合并你,整个买过来,《南华早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有线电视,主流传媒里受到中央政府控制、或者会影响的传媒,其实超过三成了。还没有计算那些所谓被它吸纳之后,和它所谓很友好的那种,包括新闻部的主管、或者传媒的头做了人大政协,拿了勋章,那么这些他自自然然都会很识做了。

所以主流传媒里的所谓独立媒体,所剩无几,可能只剩下一成、一成半,那么可想而知那个影响力是多大。和80年代中期,我入行的那个年代,已经差很远了,当时那个政治光谱其实是很宽的,左的有《文汇报》、《大公报》,右的有《时报工商》。到现在大家看一看,右派报纸都没有啦,90年代初期已经全都退出来了。天秤一失去平衡,自然就会向另外一边所谓亲中、建制那边倾斜,所以看到整个传媒,主流传媒的环境,已经倾斜得很厉害了。

“是其是,非其非” 社会第四权

记者:香港传媒在这些关键时候,特别现在疫情真相需要记者去调查和发掘,他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去做好自己的角色?

麦燕庭:传媒的角色从来都应该是其是,非其非,就是监察社会。说传媒是社会的第四权,去监察社会、监察着另外那三权,可能那些执政者、建制一定都不喜欢听,哪里有人喜欢被人家所谓看着。但实际上这个角色从来都是传媒的角色,所以最近疫情也好,之前反送中条例运动都好,传媒都应该代公众去监察着这件事。

比如说,我们很明显看到初期,主流传媒去报导反送中的时候,我们说有一百多二百多万人上街,七、八成的市民支持反送中,但是初期的时候,传媒的报导基本上是倾向建制的,或者是政府那条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传媒在初期的时候,未能够反映社会的主流民意。

其后当然很不同,尤其在“7·21”(元朗袭击事件)之后,传媒报导转了向,其实就是传媒因应这社会事态的发展,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之前做的不好,但是他们会因应一些事情,所谓觉醒之后,传媒后期的报导,除了一些很明显有亲中和亲建制立场之外,基本上都能做到反应社会的民意。

中共严控 真实报导大陆疫情难度高

麦燕庭:至于疫情方面,我会觉得传媒,至少在监察香港政府这方面,他做到了,也一直在推着政府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中国政府那一边,确实是我不知道,因为我们真的进不去,进去的也都做不了事。已经有一些驻京记者、香港传媒的驻京记者,在疫情初期飞去武汉,结果是做不到被人赶,甚至是趁著有港府官员去看的时候,试着去采访,一样被人赶、被限制。

到最近大家知道,有线刚刚回来,你想它在那里那么长时间,都做不了事,大家应该可以想像得到。这次因为疫情这么大,中央已经开始所谓要控制舆论、控制传媒。所以我觉得香港传媒不是很做到事,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实际上是很不容易,大家不要以为进去大陆采访,好像在香港这样,完全不是这一回事来的。

我听有些香港的行家简直就觉得,很难理解也都很难接受,有些人根本不喜欢做中国新闻,觉得这个社会这么封闭,根本是打不开,觉得凭自己一己之力,是有些无力感。所以在监察中国政府的做法方面,确实是大家很难做,不要说香港媒体做不到,世界的媒体都不是很多做得到。

之前《华尔街日报》很明显被人家(中共)报复,所以三名记者被赶出中国,这是一个中美角力的报复。(国内疫情)已经是不在一贯的限制传媒那个所谓大外宣里面,以至中央政策上考虑,如果不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除了官方的讯息,其实不是很多讯息出来,就算微博、微信都不是出来很多。

想一下李文亮,真是很讽刺,李文亮最初讲武汉有所谓不明的病毒,就被人家警告,被公安抓了,然后直接有文件说警告他,又有行政拘留,近日就说要把他变成烈士,因为他抗疫死了,变成了一位抗疫战士,想一下多讽刺。同一个人,他做的事情差别很大,就是因为中央的政策,就有这样的匪夷所思的、这样天渊之别的待遇,这样就可想而知,在大陆不要说讲真话,去找真的资料都很难。

记者:所以我们作为独立媒体拚命打电话去大陆那里,希望可以帮忙找出一些真相。

麦燕庭:大家都说真话,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政府的官方消息已经这么少,如果一些所谓的重要舆论领袖,还要和政府一条心这样歌功颂德,那么这个疫症的资讯后遗症,我相信会更加大。

责任编辑:王菫#

相关新闻
【珍言真语】梁家杰:抗疫关头拘人 乱中加乱
【珍言真语】何俊仁:港府抓名人 威吓港人
【珍言真语】吴敏儿:港府欲毁罢工权 激化反抗
【珍言真语】桑普:谎言致命 墙内人应勇于求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