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命理】皇帝命是怎样来的?

作者:泰源
皇帝受天命而有天下称天子。图为清庆宽等绘《大婚典礼全图册》。(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391
【字号】    
   标签: tags: , ,

历史上的皇帝,大都不是些凡人。有前生修行来转生的,有的是天上星辰下凡来的,也有仙佛、菩萨为众生之利益而应化为皇帝救世的,也有的是纯净善心的福报,或是祖宗积德的福报。本文来说说三个例子。

前生修行的皇帝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第三子,在通俗故事中称他唐明皇。他个性英武,善骑射,通历象,又通音律,其作曲的特长也在历史上留名。

柳宗元《龙城录》有一段记载,开元六年八月望日(中秋节),申天师和道士鸿都客都在唐宫中。申天师作了道术之后,带着唐玄宗、鸿都客腾云上天,同游月宫“广寒清虚之府”。在烟雾中,他们俯视广寒宫有如巍峨王城,素娥们乘着白鸾,在广陵大桂树之下欢笑而舞,又听到清丽的乐音。次夜,唐玄宗想要再前往月宫仙府,无法如愿,他回忆起仙宫素娥风中飞舞的模样,还有当时听到的音乐,编律成音,谱下一曲“霓裳羽衣舞曲”。此曲清丽至极,古今无以复加,传颂千古。

历史上的高力士,并不是一味逢迎的奴才,而是贤良忠贞的大功臣。《旧唐书》记,唐玄宗常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图为元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局部)。(公有领域)
唐玄宗即唐明皇,图为元 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局部)。(公有领域)

另有一篇《逸史》传说唐玄宗前生就是一个爱音乐、爱吹笛子的僧人。《逸史》说开元末年,唐玄宗梦见有人对他说:“请你拿着手巾五百条,袈裟五百件,到回向寺里去布施。”醒来后,他问左右回向寺在什么地方,却没人听说、没人知晓。他就派人召募道行高深的僧人去寻访回向寺。

很快有个狂僧应募而来。无人知道他来自何方,在哪个寺庙修行。他说道:“我知道回向寺在哪里,我找得到、到得了那里。”问他需要几个人协助,他说:“只要给我该带的东西和一斤名香,马上就可以去。”

狂僧带上交付的东西之后,就直进终南山。他走了两天,走到了山里极为险峻、人迹不到的地方,一路上还没发现什么庙寺。走着走着,忽然前方出现了一堆石头碾子,他奇道:“此处人迹不到,怎么能有这种东西呢!”他感到一线希望出现了。

于是,他便在碾子上点燃了随身带来的名香。他一直守在那里礼香敬祷,过了几个时辰,山谷里渐渐升起了浓雾,弥漫山谷,前方的树木都辨不清了。浓雾散后,在半山腰处竟然露出红柱白墙,建筑物玲珑精致宛如图画。片刻之后,影像更清晰了,分明是座寺庙显露在云间,大门和左右侧门上都有巨大的匾额,狂僧仔细一看,匾额上写的字是“回向”二字。他高兴极了,直往上攀登,到了寺庙山门口。

那时正是黄昏时刻,寺内传来木鱼敲击声与僧众念佛的声音。守门人问过他来处,便领他走了进去。他见到一老僧,老僧对他说“唐皇帝万福”,然后让一个小僧带着他到各个禅房送发手巾与袈裟。每样东西都剩下一份,刚好有间禅房只有空床,没有僧人。

狂僧回见老僧,老僧笑着让他坐下,对一旁的小僧说:“到那间房子里把那把笛子拿来。”小僧拿来了笛子,狂僧一看,是一支玉笛。

老僧道:“这支玉笛有个名叫做磨灭王。此玉笛是暂且代替你的君主的。国内将发生灾乱,将有无数人死掉。那间空禅房是你君主的,你君主在寺里时,因为爱吹笛子,后来被贬到人间。这就是他常吹的那支笛子。如今期限已经满了,马上归还他吧。”

老僧留下狂僧在回向寺过夜。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就对他说:“你该回去了,可以把这支玉笛交给你君主。还有他这份手巾与袈裟,也让他自己收存着。”

狂僧施礼告辞,童子把他送了出来。他离开回向寺山门才走了几步,又见云雾从四面聚拢过来。等到云雾散开时,他再也看不见回向寺的踪影了。

狂僧带着手巾、袈裟和笛子回到长安,进宫献给唐玄宗,并且一五一十讲述了寻访回向寺和在寺中的一切过程。玄宗听了大为感慨,拿起笛子吹了起来,好像他先前吹过这支笛子一样。

唐玄宗李隆基书《鹡鸰颂》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宋真宗 “来和天尊”转世

据宋史中记载:宋真宗是“来和天尊”转世。杨砺20岁出头时,他拿着自己的文章谒见太子柴荣(后来的周世宗),当时柴荣奉命节制澶州。柴荣很客气地招待他住在宾馆里。后来柴荣被召入朝中,杨砺只好自己搬到一个寺庙里去住。一天夜里,杨砺梦见一个身穿古装的人问他:“你能跟我走吗?”他跟着那人到了一座宫殿。只见那宫殿巍峨,守卫雄壮威武,不似尘世中人。殿上有三十多个执珪面南的人,个个都是帝王模样。于是杨砺上前一一拜谒。最上头的一位跟前有张桌子,桌上放着簿册,上面录有一些人的姓名。他瞧见自己的名字居于首位,因而请求指示前途吉凶。

那王者说:“我不是你的师傅。”然后指着另一位道:“这位是来和天尊,将来就是你的主子,你应该问他。”来和天尊笑着对他说:“此后四十年,你将建功立业,声名自然也就显赫了。”杨砺再三敬拜,忽然醒了过来,他反复回忆梦境并牢牢地记了下来。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首次开科取士,杨砺被钦点为状元。到了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杨砺被任命为襄王(即后来的宋真宗)府的记室参军。杨砺初次谒见襄王时很是惊讶,回家后他对儿子说:“我这次见到襄王的面貌,居然就是我先前在梦中见到的‘来和天尊’啊!”

襄王对他十分敬重,经常夸奖他。公元997年,皇太子襄王赵恒即位,就是宋真宗,即位之后更是迅速提拔他,一年多时间里,连连擢升他,由右谕德(正六品的)、一路擢升到工部侍郎、枢密副使(正二品)。他这位宋代第一状元“巧梦”见证了宋真宗来自天上尊神的来历。

晚清苏六朋《簪花图》,描绘了宋真宗赏花给群臣的场景。

前世善心敬佛的樵夫 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前世是樵夫,贫苦不忘布施,佛让他来世当一次人间之王。这一世,武帝仍然乐善好修行,拜志公和尚为国师。一天,梁武帝问志公和尚:“寡人今天能当上皇帝,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功德之事?请师帮我说个究竟。”

志公和尚回答:“皇上欲问前世、修因之事。我今不便言说。”武帝听了,心中惭愧。又再问道:“寡人今拜你为师,缘何不说?弟子愿闻知。”

志公回答:“我皇前世是个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见山间灵坛古庙,庵宇朽烂,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晒,无人侍奉,自发起善心,将自己头上草帽一顶,遮盖佛身。佛以天眼见到如此善心,称赞言:‘善哉善哉!你如此贫苦,还不忘布施,甚为希有。现我让你在来世,当一次人间之王。’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你今生能得此福报也。”

梁武帝听说后心中喜悦,想道:“一顶草帽就可以当皇帝,我今天要作更大的福也不难。”于是下圣旨遍行天下:五里建一庵,十里建一寺。时日一长,武帝反而生了大病,又去问志公和尚:“寡人今发大善,遍造庵宇,现在大兴了善因,为何反加大病呢?”

志公回答:“我皇前世,用自己的草帽盖佛身,乃是无意之中倾心布施,故得大福。而你这次是有求而为,且敕行天下,广造庵宇,使天下百姓之力,为主上造庵,以此人人受苦,个个艰辛,谕旨磨杀世人,不知凡几!所以天下军民,尽皆怨叹。虽是真命天子,难当万民尤怨。所以说:你这次的施为实际上是造业。”

梁武帝闻说后,心中十分惭愧,再问师曰:“寡人的太子,遍身疮疥,日夜不安,未知是何缘故?”志公回答:“皆因皇上此业累及于他。”

梁武帝萧衍画像。(公有领域)

资料来源:《逸史》、《龙城录》、《宋史》、《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
@*#

-点阅【命运天定.拨开迷雾】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经商无着,因缘际会,因为帮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业。
  •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一个书生遭丧父之痛时,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时。后来他幸逢贵人,竟然帮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 何医生给两人病情相似的人开了同样的药,结果却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说:“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药的功效,也不在医生的技术啊。”从此闭门谢客,许多年不再谈医术了。
  • 粤语中有这样一句方言:“财来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几多,着几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说:一个人发起财来自有它的方法,无须你煞费苦心地去筹谋。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注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这一点道理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