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名字号(2)

作者:刘学铫 教授
《三才图会》子产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41
【字号】    
   标签: tags: , ,

六、以居地为姓

若干氏族迁徙到新居地后,便以所居住地方的地名或特色为姓,例如战国时齐国的陈仲子,本为齐国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举家迁到于陵这个地方,从事耕读生活,于是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姓。

又如郑国的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他的子孙便以“东里”为姓。

或者以居住地的特征做为姓氏,如东郭、南宫、西门、北丘、百里、池、城、柳、李、林、杨、关、涂……等,这一类的姓,在汉人社会中,为数颇多。

七、以祖父的字或名为姓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各诸侯国君主的玄孙(即曾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祖父(也就是诸侯国君主的儿子)的字为氏(即我们所谓的姓),像施、游、孔、颜、董、袁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如果祖父没有字的话,那就以祖父的名为氏(姓),像这一类的姓有:金、少、汤、童、展、苟、庆父、高阳等。

八、以排行次第为姓

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仲(有时也用孟)、叔、季作为长幼的顺序。

像商代所封的诸侯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由于他排行老大,死后又被谥为“夷”所以后来大家都称他为伯夷,他曾经跟他的弟弟叔齐一块劝阻周武王不要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志在天下,怎么肯听这种劝告呢,结果灭了商得到了天下,伯夷、叔齐兄弟耻于做周的臣民,吃周的粮食,兄弟俩双双跑到首阳山躲了起来,最后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宋.李唐《采薇图》画上伯夷、叔齐,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生动传神。(公有领域)

伯夷死后,他的后人便以他的排行“伯”字作为姓。同样的,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奚的后裔,用“仲叔”作为自己的姓。

九、皇帝赐姓

古代帝王集天下大权于一身,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而显得无所不能,有时为了笼络边疆少数民族领袖,或为了奖励有功臣子,而赐以跟皇帝一样的姓。如唐初对开国功臣徐勣,赐他姓李,唐末赐沙陀族首领姓李,如李克用、李存勗,也曾赐党项族西夏国主姓李,如李元昊;宋朝也依葫芦画杓,再赐西夏国主姓赵,于是李元昊就变成了赵元昊了;明末,为了鼓励郑成功反清复明,就让他姓朱,所以郑成功被称为“国姓爷”。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台湾发展史上不能被遗忘的人物。(公有领域)

这种赐姓的风气,汉人皇帝固然常用以作羁縻、笼络或鼓舞臣下的手段,就是由胡族所建的王朝,也喜欢玩这种把戏,例如鲜卑宇文部所建的北周,就曾经赐隋朝建国者杨坚(在北周被封为隋公)姓“晋六茹”(这是鲜卑话的音译,他的本义,已经不可考了),也曾赐唐朝建国者李渊的先人(也在北周为官)姓“大野”氏(也是鲜卑话的音译),可见赐姓是胡、汉民族都爱用的招数。

还有跟赐姓相当接近的,就是汉朝跟匈奴实行和亲,就是说汉朝把宫廷中的女子(当时叫做良家子)任命为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匈奴族称元首为单于),时代久了,到了后来有些匈奴贵族跟汉人混杂而居后,自认是汉朝皇帝的外甥,可以跟舅舅的姓,所以魏晋时,许多匈奴贵族都姓了刘氏,像刘渊(建有汉政权,史称汉赵或前赵),刘豹、刘曜、刘卫辰等。

再如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华化时,其有一项改鲜卑姓为汉姓,于是许多鲜卑人的多音节的姓氏,都改成单音节的汉姓,或类似汉人的复姓,如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陆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为稽氏、尉迟氏改为尉氏、拓跋氏改为元氏及拔技氏……等,类似这种也都跟赐姓相当。

十、因避祸而改姓

例如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因陈国发生内乱,于是逃到齐国,当上了齐国大夫,就改陈氏为田氏,古文献称之为田敬仲。

再如汉初军事家韩信,因为功高震主,而且刘邦疑心病又重,于是就借故把韩信给杀了,韩信的后人为了避免被人家指指点点,于是就改姓何氏。

明初黄子澄的后人,改姓田氏,在我国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至于一般小说中,因避祸或躲避仇家的追杀,而改姓避走他乡的例子就更多了。

十一、未成年子女随母嫁改姓

未成年子女随母亲改嫁,为了抚养方便,于是往往让未成年子女随改嫁丈夫的姓,这种情形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即使到了现在还是时常可以见到。

在古代如果随母改嫁的未成年子女,往往在成年之后,如果有了功名,通常都会改回原来的姓,以便光宗耀祖,如宋朝的范仲淹,幼时失怙,随母改嫁朱氏,于是就姓了朱,后来考取了功名,便认祖归宗,恢复姓范。

图为范仲淹像。(公有领域)

十二、因入赘而改姓

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特别重视宗祧观念,认为不孝有三,但无后大,认为继承祖宗的香火,是做子孙的重责大任,而这个大任是要男孩子来承担。如果某人只生女孩子,但是又要继承祖宗的香火以及财产,这时就用“变通”的方法,给女儿招一个丈夫进来,召进来的女婿称为“赘夫”或“赘婿”。这个赘夫或赘婿要改姓妻子的姓,这样生下来的孩子,跟女方同姓,就可以继承祖宗的香火了。

十三、因出家而改姓

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并没有多少信徒,在三国以前,更没有人出家为僧,到了南北朝后,开始有中国人削发为僧了。当时的高僧多半是从西域来的,像佛图澄、鸠摩罗什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对这些从“外国”来的人,都以他们所来自的国家名称作为他们的姓。

例如:来自天竺(就是印度)的就姓竺,来自西域石国的就姓石,来自安国的姓安,来自高丽的姓高……等,他的徒弟出了家就以师父的姓为姓,像竺法雅、帛法祖、康法畅……相当的混乱,一直到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原姓卫)出现后,他认为佛教的开山祖师是释迦牟尼,既然出家人都皈依了佛祖,就应该以佛祖的姓为姓。

所以从道安之后,所有出家僧尼一概以释为姓,大家不妨看今天出家的和尚、尼师在法号前,都会加一“释”字,作为家人的姓,如果把海峡两岸的佛教出家人加在一起,人数也不少,也算是一个大姓。

十四、边疆民族的译音姓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中国境内就聚居了许许多多的民族,其中由华夏、东夷、荆吴、百越所融合而成的汉人居绝对多数,而且多半聚居在江、河、淮、汉流域,以农业为主。

除汉人之外,还有许多民族,多半分布于边疆地区,传统上称之为边疆民族或少数民族,这些边疆民族也是构成中国的一分子,而且在历史上也曾建立过许多汉人式的王朝,统治着广大的汉人,像诸胡列国(注)、北魏、东西魏、北周、辽、金、元、西夏、清等王朝。

(注:诸胡列国,一般文献书籍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其实既不只五个胡族,也不只十六国,所以称之为诸胡列国较为合适。)

其元、清还统治了整个中国,如果仔细统计一下,这些胡族所建立的王朝,累积统治年代比汉人王朝统治年代还要长得多,所以笔者在许多论著中,都一再强调,一部国史是由胡、汉民族所共同建构而成。

既然边疆民族在国史上具有如此重要性,当然有许多边疆民族移居内地,由于他们的语言跟汉语不一样,尤其北方的各个民族,他们语言都是多音节的,跟汉人的单音有极大的差异,以汉字音译他们的姓,很明显地看出跟汉人的姓不同,像独孤、贺兰、呼延、尉迟、慕容、博尔济锦、耶律、完颜、爱新觉罗、叶赫拉那……等。他们如果移居内地,由于他们的姓跟汉人不一样,自然会引起内地汉人的注意,甚或造成困扰,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往往取原来姓的第一个音或谐音、或者以胡姓的意思译为姓字,比方说蒙古族的博尔济锦氏,往往音译为包、鲍、白,慕容氏改为慕氏,爱新觉罗译为金氏,叶赫拉那译为叶氏或那氏……类此例子可说是不胜枚举。

(未完,待续)

作者部落格:https://www.professorliu.club/2019/12/name.html

点击中国人的姓名字号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千古谜团!几百万人人间蒸发,900年后重现人间?DNA检测现端倪,真相到底是什么?
  • 古人对于名是很慎重的,除了长辈、长官,一般是不可以直呼一个人的名,纵然是长官,也往往为了客气或谦虚,也不叫部属的名,再加上古代多为单名,如范蠡、文种、萧何、张良、韩信……,单名很难称呼,连名带姓的叫,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古人几乎都有字,前面说过古时男子加冠时、子女行筓礼时,由长辈为之取字。
  • 至于说到汉人的名跟字,就更讲究了,因为姓或氏几乎是从老祖宗时就有的(除了极少数改姓氏之外,几乎都是由老祖宗传递下来的),但是名跟字却是人生下来后才有的,所以取名的自由度比较高,但也不是漫无边际尽挑些美的字眼。
  • 俗语说: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名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何以有姓,很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其来源。人人都有姓,认为这是自古已然的事,其实姓,尤其是后秦以后的姓,是经过演变而来的,跟先秦时代有很大的差异,且让本文慢慢说来。
  • 百年前渡黑水来台湾木匠子孙 ,八句《认祖诗》遥心系武汉。先民敬天信神得安生于乱世,现今疫情蔓延之时,人心惶惶何以自求多福?此故事或许值得省思借镜。
  • 在传统文化里徜徉是极其有趣的,谁要我们拥有如此悠长的历史之河呢。不经意之中,就在哪里遇见了自己。啊呀呀,你的来历、你的观念、你的爱恨情仇,原来都有出处。
  • 屈原姓芈(米),氏屈,名平,死后获得谥号为“原”。先秦时期的贵族,不仅有姓还有氏,男子称氏不称姓,因此屈原不叫芈原。
  • (大纪元记者廖平风台湾南投报导)2011年适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之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为了使民众了解台湾五大家族,近百年来,在台湾产业现代化与民主运动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特举办“百年风华-台湾五大家族特展”,展出各家族珍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史料。
  • 中国古人重视姓氏,也重视名字。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跟“姓氏”一样,今天的“名字”在古代也是两个分离的概念,“名”与“字”不可混为一谈。
评论